商城类电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HiShop海商,欢迎您!
永辉超市的“超级”体验
传统商超永辉超市也成为这场新零售浪潮中逆袭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自2017年永辉超市打造“超市+餐饮”模式,推出新业态“超级物种”门店之后,永辉超市净利润呈现较高增长态势,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永辉超市2017年三季报显示,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3.08亿元,同比增长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2亿元,同比增长70.74%。报告期内永辉超市新增大卖场店33家(总数至526家),超级物种店新开4家(总数至9家),生活店新开51家(总数至102家),新开门店带来营业收入的增长。
超级物种从永辉擅长的生鲜入手,侧重精品生鲜、生活食品,目前超级物种店内融合了鲑鱼工坊、波龙工坊、盒牛工坊、麦子工坊、生活果坊、花坊、咏悦汇等几个孵化产物。不同的物种之间自由组合,不同门店根据供应链等实际情况搭配,这也为其店面扩张增加了灵活性。
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2018年)超级物种门店预计将开到100家左右。”长江证券认为,业态创新加速落地将为永辉超市增添收入增长动能,业态与商品变革有望逐步成为永辉长期收入与盈利增长引擎。
这种“超市+餐饮”的模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盒马鲜生,而事实上,从产品、经营模式、店内服务上,二者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二者经营模式都包含生鲜、餐饮、其他零售业务,在生鲜产品上都主打海鲜、牛排、日料等,在线上下单后都提供3公里内30分钟送达服务,业内也有声音认为,二者的商品与服务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无论是三江购物还是永辉超市,在搭上新零售这辆“快车”之后,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和毛利率均有提升。对于消费者而言,新零售门店的出现使购物环节更加便利,购物体验更好。对于传统商超而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手段对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升级改造,极大优化了效率。
不过业内专家指出,传统商超转型新零售绝非易事。首先要解决的是管理层与执行层在思维理念上的冲突,其次是销售渠道和价格体系在线上和线下的冲突。传统商超更注重产品的差价,其利润也主要来自差价,而新零售更注重服务、广告和衍生服务等体验式的消费,这是二者在盈利模式上的区别。此外,传统商超要转型新零售,是否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是企业要思考的问题。过去,线下商超更多地以商品、供应链和差价销售为驱动,而新零售下的传统商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大数据为驱动贯穿于整个采购,完成人、货、场的重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几乎所有的超市都在进行升级,采用“超市+餐饮”的模式是普遍的选择,但背后的商业理念不尽相同。以永辉的超级物种与阿里的盒马鲜生为例,永辉超市主要是以餐饮为主,对标的对象可能类似于大食代。盒马鲜生核心之处在于依托阿里强大的数据和技术,从而对人、货、场进行改造,其发展更倾向于一个后台系统。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曾公开表示,“自从‘盒马’开张之后,现在所有新的超市都要在里面放餐桌,如果放几张餐桌就是新零售,那这个事儿就别干了。”
在张勇看来,新零售考验三个层面的核心能力。第一个层面是通过对零售真正的支持、了解、累积经验后,对零售业态进行重新创造的能力。第二层是信息基础架构能力,从原来IT的零售系统能够真正升级成为可实时联通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架构。第三个层面则是一个超级网上用户入口。三个能力能不能被完美贯通,是新零售成败的关键。
类似于商超打造的新业态门店,只是新零售其中的一个缩影,今年火了一把的无人零售也是新零售的另一业态形式。曹磊认为,“永辉”、“盒马”等商超业态与无人零售会有越来越多的相通和接近之处,未来无人零售门店或也将与商超一起参与到新零售竞争之中。
曹磊认为,零售行业在“新零售”环境下会有四种发展趋势:第一,科技以及数据在整个零售行业中发挥的价值会越来越大;第二,跨界融合。线上零售商不断向线下发展,线下零售商不断开展线上业务,线下线上相互同步、拥抱;第三,线下、线上合作将会越来越紧密,合作方式从业务合作转到战略合作,甚至转变为资本合作;第四,零售业的整个业态,包括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专卖店、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都将加入“新零售”行业,并且加入速度会越来越快,与“新零售”越来越紧密。
新零售时代的来临,让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成为趋势,阿里巴巴作为先行者已经为广大企业树立了标杆。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都开始拥抱“新零售”模式,选择像Hishop旗下友数门店通这样的解决方案,完成向新零售企业转型,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