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B2C那些事儿!
某某数码B2C在面临数码类产品价格战时,不谋而合的说了类似同一句话“买高退差赔现金。”
【数码B2C大战时,你为啥不写稿?】
不要特意为写稿而写搞,数码价格大战时我看了几篇分析战局的文章和报道,让我归类总结的话,就是:1、几家大佬级电商,想在节日时,来个超级负增长,给股东们一个惊喜(估计股东大会上得有人昏过去)。2、想靠这一次胜利,告诉消费者未来数码产品我们都比对方便宜。从几家电商掌门人的在微薄放话和实际平台表现来看,足可以让他们拿下影帝的称号,掌门人说话,:“我们要降价!”然后平台就没货了,你们懂得。
【现在不是五年前】
五年前,开开数码论坛,挂挂淘宝店连接,数码产品就能卖的不错,现在这样做,是挑战客户智商的举动,客户都没这么二的时候,商家更需要理智,认清电商竞争格局、环境的变化。
【为什么一般人玩不起数码B2C?】
此时价格战,拼价格意味着拼品牌供应商,为什么一般人玩不起数码类B2C,正因为资金实力和运营实力才能在品牌商供应商那里有话语权,人微言轻,别说拿到低价,能把品牌给你做就不错了。为什么大家都在赔钱过日子,运营成本高,竞争环境差,格局明显,但是不稳定,现在做数码B2C能踏踏实实的做第一吗?
【为啥都在做综合品类?】
平台扩充综合品类,为了是:1、增加盈收能力;2、增强平台竞争能力;3、企业度过了小而精成长阶段;4、资本要求;但不管如何扩充综合品类,那些前期帮助平台成长的品类和毛利高的品类,始终会被平台主推。
【为什么要打价格战?】
规格性产品,品牌较为集中,例如手机,很多人买苹果和三星I9系列,这种规格,品牌相对非常集中的时候,消费者注意力首先会聚焦在价格上,其次是平台服务和产品附加值服务,手机如此,相机如此。
当各个平台产品规格、品牌高度重合、平台服务和产品附加值又相对悬殊不大时,除了平台营销战,不打价格战打什么呢?
【比价购物搜索】
比价网站专吃规格型、品牌型产品。(某某品牌手机、相机型号...服饰、鞋子编号...)
数码产品卖得好的有几个型号?真不多,卖的好的规格和品牌都高度集中。
【环境】-如今电商环境:酒香也怕岗子深
【最后总结】
数码类产品销售的两大特性:规格集中,品牌集中。
数码b2c平台特点:产品规格、品牌高度重合。
平台竞争优势:1、低价;2、平台服务(积分、打折卡、咨询、退换、物流等);3、产品附加值(产品延保卡、附件赠品);4、营销(这个真不想写,当客户在进入网站前,已经决定买什么的时候,营销只能当成告知方式,要不要买,消费者最终还会回到上面123条)
消费者表示:现在对数码产品,规格、品牌识别度,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