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定价权决定电商未来 价格战会长期存在

2011-11-09|HiShop
导读电子商务=重电子,轻商务? 纠正下, 所谓的“定价权”改为 “定位权”是不是更好?...

电子商务=重电子,轻商务?

纠正下, 所谓的“定价权”改为 “定位权”是不是更好?

不管是不是小泥鳅,大卖家也罢,价格有什么好比的?
你能上淘宝双十一就很牛X ?
不知道楼主是以什么心态,什么职位的身份来写下这篇文章,如果说电商单单靠一个价格来说事,未免太草率了吧,更何况是不赚钱的活!

别看哪家做得多好多好,凡客做得好?那凡客为什么还不上市?
什么?他暂时不想?
尼玛,什么他不想,是他暂时还上不了,你叫他拿财务表给你看看!

9月,美特斯邦威发布“退电”公告,其对电商的投入虽然已经达到了6000万,但却无法带来盈利,为此美邦服饰(002269)宣布将旗下电商业务“交由大股东处理”

看看,看看,投入6000万还未盈利,还好意思说靠价格战来决定电商未来!

根据麦考林发布的财报,其第二季度净收入为587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没有太大变化,但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15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1%。当当第二季度财报则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53.3%为1.2亿美元,但毛利率却仅为14.3%,去年同期的数字是19.8%

上述两家公司毛利率的降低,都和第二季度在电商激烈竞争中,采用大规模促销有关。

当然,也不得不说目前中国消费者还是以价格敏感型用户居多,因此打“低价”无疑能够快速的积聚用户;但另一方面,长期的价格战也让用户形成了不良的购物习惯和对低价的习惯性预期,同时也降低了用户对于网购平台的忠诚度,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次图书大战,我相信各位派友都有耳闻,京东、苏宁易购、当当三大电商围绕着图书价格“狠掐”,引来了大量用户抢购。然而“书籍缺货”、“目录不清”、“服务器繁忙”……频发的各种“状况”,让几家电商陷入“花钱找骂”的尴尬局面。

各家促销听起来很美好,但实质上却全是限制。”
必须要满足消费限额,实惠不多,像今年淘宝商城双十一亦不是如此?真的打了五折了吗》表示怀疑。
噱头多于实质这恐怕是电商行业最常见的促销了吧!

促销虽是商家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手段,但其所承担的义务却并没有减少,承诺的商品、价格、服务也必须向消费者兑现。


电商大战愈演愈烈 竞争激烈引投诉增多,后续服务难跟进

 来自北京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10月北京市民网购消费投诉量高达1204件,占到所有投诉总量的40.77%。其中,月投诉量排名前三的为京东商城、窝窝团和当当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网购中拖延送货、退换商品周期长、促销承诺与实际不符等问题最为突出。
据统计,网购投诉中,两成多为团购消费投诉,集中在餐饮、美容美发、健身以及充值服务等项目;近八成集中在大型知名电子商务网站

低价不等于低服务
低价不等于低品质
低价不等于低物流

所以要是真靠价格战来决定电商未来,中国电子商务还真可怕,打造包括、品质、服务、物流等内容在内的完整的比较购物体系,建立健康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才是中国电商发展的王道!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电商知识及传递、交流相关电商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电商知识,请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