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网民连年增长 带动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可观

2010-10-13|HiShop
导读从最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0 )》可以看到,截止到 2009 年,农村网民的数量约 1 亿。从 2007 年到 2009 年,农村网民的年均增长率为 71.6% ,相对于城镇网民 34.6% 的年增长率,农村网民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增长。 网民数量的增加让 电子商务 也顺理成章的打入了农村,在享受网购便利之余,也有不少网民开始萌生了做网商的念头。农村盛产各类农产品,而这些商品的销售的确需要找到一条低成本、高覆盖率的分销渠道。...

从最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可以看到,截止到2009年,农村网民的数量约1亿。从2007年到2009年,农村网民的年均增长率为71.6%,相对于城镇网民34.6%的年增长率,农村网民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增长。

网民数量的增加让电子商务也顺理成章的打入了农村,在享受网购便利之余,也有不少网民开始萌生了做网商的念头。农村盛产各类农产品,而这些商品的销售的确需要找到一条低成本、高覆盖率的分销渠道。如果搭建一个在线网上商城,让农产品可以跨省市的进行销售,就不会存在某些“丰收的烦恼”了。由此可见,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农村网民增速大大快于城镇

《蓝皮书》指出,到2009年底,农村网民规模约1亿人。随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农村网民将成为我国网民增长的主力军”——一方面,农村网民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城镇网民。2007年至2009年,农村网民年均增长71.6%,远高于城镇网民年均增长34.6%的速度。另一方面,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远低于城镇,增长空间巨大。未来几年,农村网民将成为中国网民增长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蓝皮书》还指出,金融危机下个人生活方式更依赖于网络,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等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由2008年底的7400万户扩大到1.08亿户,年增长45.9%,网络支付的使用率达到24.5%

 

农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巨大

最近几年,类似堆积如山的桔子卖不出去这样的丰收的烦恼新闻经常见诸报端。据业内专家王伟明分析,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跟我国农村居住分散,与外界信息沟通不畅有直接的关系。电子商务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问题,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外,电子商务还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户的生产形不成规模,自产自销的方式不仅效率低,成本也极其高昂。电子商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小农户组织在一起,在销售环节上实现规模化,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小农户也一样有竞争力。

在生活方面,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一样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由于农村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超市、商场等成规模的规范的购物场所,农民购买物品相比城市显得非常不方便,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农村相对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得人们对商品的价格更为敏感,而在线营销的普遍低价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此外,农村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的缺乏,也为相关方面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原因,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这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而针对农村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完善的信息服务方式。对于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相对不便利的农村而言,网上招聘求职将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劳动力的求职需求。

 

制约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各地政府部门正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以河北为例,无论是商务部开通的新农村商网、农业部搭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还是源自河北本土的河北农业信息网、河北农业智能信息网、河北民营经济网、农村经济信息村村通网等综合类网站,以及燕赵粮网、中国枣网、中国生猪在线网等垂直专业类网站,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在河北境内正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据了解,河北涉农网站数量已达850多个。湖南省供销社则开通了网上供销社,采取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电脑与手机相结合的电子商务新模式,构建了供应商-乡镇加盟店-村级加盟点-供销通会员工业品下乡以及供销通会员-村级加盟点-乡镇加盟店-大型超市农产品进城流通网络。这些都为农民提供了便利并为其他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不过,要使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大踏步前进,还要解决不少难题。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经济基础差和底子薄,农村教育相对落后,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信心,对网络经济的作用认识不清,这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羁绊。

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我国农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内容、资费水平、通讯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各方面都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要求。今年5月,工信部印发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基本规范(试行)》,要求各地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并保证皆接入互联网。

据《互联网周刊》报道,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极其缺乏。农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农业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农业市场的管理和调节,都需要专门的人才。因此,要培养新一代电农,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在电子商务农村推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专家张周平开了一张药方:农村电子商务需政府、运营商和农民三方明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政府应做好监管信息真假、信息市场规范,方向引导的工作。但政府不能越俎代庖去承担其他角色的任务,不能大包大揽解决全部问题;运营商的任务是把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路铺好。只有宽带进了村入了户,信息化建设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农民自身则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和提高,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电商知识及传递、交流相关电商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电商知识,请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