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放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 27家单位获批
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第三方支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因为无论是平台网店,还是独立网上商城,都是以第三方支付作为主要的交易途径。然而一直悬而未决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却一度让第三方支付企业噤若寒蝉。上周,中国人民银行终于公布了首批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27家单位,其中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知名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许可证。
国内第三方支付领域的领军者支付宝,拿到了编号为Z20001的支付许可证,许可证显示:其业务包含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仅限于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银行卡收单。
支付宝官方对此表示:“许可证率先发放给支付宝,是对我们此前7年勤奋和自律的褒奖。同时,许可证对支付宝以及整个行业而言并不是一张毕业证,而是一张入学通知书。我们只有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继续强化客户体验和客户价值的提升,才能真正服务好所有的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获批单位总计为27家,而之前公示的32家单位并未全员获批。2010年6月,央行正式对外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实施正式的监管。根据相关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需要按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才行,而2011年9月1日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许可证的最后期限,逾期未取得许可证的企业将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易观国际研究认为,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一是对第三方支付行业法律地位的一个肯定。同时,也将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式纳入国家的政策监管体系下,有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对获得牌照的企业从平台系统、运营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各方面资质的一个有效认可,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
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的交易规模达到3650亿元,同比上涨102.6%。其中,2011年第一季度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达到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