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再封外挂 这是为什么?

2020-05-29|HiShop
导读Hi商学院今日消息,近日很多商家使用的微信外挂都被封了,大量的微信社群运营工具使用者账号被封这让商家很是恐惧。 微信外挂再遭打击 据多位爆料人士消息,5月25日晚,以微小宝...

       Hi商学院今日消息,近日很多商家使用的微信外挂都被封了,大量的微信社群运营工具使用者账号被封这让商家很是恐惧。
微信再封外挂 这是为什么?

  微信外挂再遭打击

  据多位爆料人士消息,5月25日晚,以微小宝WeTool为代表的部分微信社群运营工具使用者账号被限制登录,封禁时长短则1天,长则永久限制。被限制账号在登录页面收到提示:该微信账号因使用了微信外挂、非官方客户端或模拟器,被临时限制登录,请尽快卸载对应的非法软件。紧接着,WeTool方面也发布官方公告称:“5月25日起,WeTool接到部分用户反馈封号问题,为安全起见,请暂停使用WeTool,我们正在与微信官方积极沟通,请静候下一步通知。”

  根据《微信个人账号行为规范》内容显示,微信官方对于外挂类行为是禁止的。此前,针对的外挂行为主要是红包外挂、微信外挂多开、一键转发外挂等行为。去年6月,微信安全中心还曾发布过《关于打击“微信营销”外挂的公告》,打击暴力加粉、消息一键群发推送、自动回复机器人、全球虚拟定位、微信群自动推广、微信号批量增删好友等外挂功能;并将基于Xposed、substrate等技术框架开发的外挂软件定义为不法商家。

  为什么要打击外挂?

  针对日前发生的部分社群运营工具账号被封事件,微信官方得到的回复是:“外挂软件在微信安全日常打击范围内,我们一直在加强打击、重点治理。外挂软件不仅破坏了微信平台的生态平衡和正常运营,还为恶意营销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正常用户造成骚扰;同时,我们也呼吁用户不要使用此类外挂服务,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微信帐号、密码以及验证码等信息交给陌生人,以免带来隐私、财产安全等多种风险。”

  微信官方强调,打击外挂是常规动作,并非针对某一家管理工具,所有经用户投诉、并被核实确认有使用外挂行为的帐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 ,根据违规程度将按照阶梯性处罚原则进行限制,包括不限于限制功能、限制登录等处罚。

  用企业微信再做一遍私域流量生意?

  涉及到微信社群运营的规范问题,往往就会引出行业里关于企业微信的讨论。这次也不例外。

  “如果第三方社群运营工具不能用了,要继续做私域流量的运营,恐怕就得把企业微信的探索提上日程了,毕竟它是微信官方的工具。”一位行业观察者谈道,“企业微信需要且基本具备多群管理能力。如果微商们和社群管理人员都用上了企业微信,这DAU就可观了,微信肯定也愿意推自己体系内的产品。”

  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品牌商家们的确有意将客户资产转移到企业微信上。“我们主要的考虑点有两个方面:第一,WeTool这类情况我们实在承受不起再一次(客户资源的损失),企业微信是官方工具,风险会更小一些;第二,企业微信有其本身存在的优势,比如避免员工离职带走客户资源、微信好友无上限、客户朋友圈以及对内协同优势等。”其中一位商家如是说道。

  据了解,企业微信目前已上线了许多运营工具,比如加好友后的自定义回复欢迎语、群发、标签管理、绑定小程序、群活码等。其中,标签管理是指支持按照客户的标签发送文字/图片/小程序,可有针对性地群发优惠券,促进销售转化;绑定小程序是指客户可以从企业微信号名片打开小程序商城或会员中心等;企业微信客户群 “活码”功能是指一个二维码或小程序(永不过期)按钮对应多个微信群,用户扫码之后会随机加入现有的群聊。

  “外挂工具屡屡被禁后,企业如果想有效沉淀并管理微信客户资源,目前只剩下‘企业微信’这一个保险的选项了。”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而就在今日,“企业微信团队”在企业微信上推送了一条最新消息,提醒用户“现在,可以添加微信为好友了”。据了解,企业微信支持绑定个人号微信后,从微信好友中添加至企业微信、通过扫一扫添加或将企业微信名片分享至微信完成转移。

  不过,关于将企业微信作为社群运营工具来使用,也有不少行业人士提出了质疑:“企业微信客户群人数上限仅为200人,而微信群上限为500人,群人数少会导致社群数量的急剧增加。此外,企业微信社群运营工具不完善,相比于WeTool等社群运营工具批量群邀请、自动踢人、多群转发、好友去重、智能机器人、群统计等功能的成熟度,企业微信尚有改进的空间。”

  就目前的封号来看企业微信或许是商家做流量的另一种选择,商家应该着手探索企业微信,并盘点账号,对转移阵地做提前准备。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电商知识及传递、交流相关电商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电商知识,请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_2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