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百度药直达和腾讯智慧医院比较
医疗电商
医疗电商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又出现了三巨头的声影,阿里布局阿里健康,百度开启百度药直达,腾讯推出智慧医院。电商学院带你了解医疗电商现状和三者的比较。
阿里健康迎来了一个多事之春,4月份接连不断的新闻背后,阿里正加速编织着其大健康医疗网络。
4月20日,阿里云与西安国际医学、东华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国内首家实体智慧“云上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据称,该机构是国内第一家以数据驱动精准医疗、健康管理的实体医疗机构。同日,阿里健康宣布与江苏鱼跃科技签署框架协议,在医疗智能设备,医疗影像,医疗医生资源管理、医患互动、慢病管理、远程健康咨询等方面达成全面合作,探索慢性病和常见病院内院外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模式。
早前的一周更是爆出消息,阿里健康将通过新发行股份和可转债的方式,从阿里巴巴集团处获得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阿里健康股价应声大涨80.83%。多重布局之下是阿里健康打通“医+药+患”在线医疗全链条的野心。不过目前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都尚未完成这一闭环。“互联网+”的浪潮在相对封闭的传统医疗行业面前,显得颇为无力。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网售处方药和在线问诊两块领域还围在政策的高墙内。
在进一步的放开前,巨头们所描绘的“云医院”更多的仍只是一番美好的愿景。京东医药CEO崔伟认为,医疗是非常特殊的行业,它的体系虽然保守但是也有其合理性,因此医疗的互联网化需要建立在尊重其安全合规的需求之上,如果单纯地从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或套用其他行业互联网化的方式,效果并不会理想。阿里健康迎来深度整合对于天猫医药馆并入阿里健康,业内普遍反映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阿里正在对旗下医疗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此后阿里健康将一跃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在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
交易完成后,消费者将能继续在天猫上在线购买相关产品,阿里健康在后台负责运营商家,集中产品供应,以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和大范围的选择。阿里健康在医疗领域的专业能力和人才,能够帮助天猫医药的平台运营提升,而天猫医药平台可以为阿里健康云医院提供药品销售渠道。由此阿里健康将顺势吸纳入医疗电商业务,为日后处方药O2O做好准备。
阿里健康提供的数据显示,天猫在线医药业务在去年交易额达47.4亿元,年增长率高达86%。目前共有186家具有在线零售资质(互联网药品交易C照)的连锁大药房在平台上销售。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表示,希望阿里健康成为覆盖药品、医生、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患者的生态系统。此外,伴随交易而来的是人事调整,阿里集团18位创始人之一、阿里集团合伙人吴泳铭将担任阿里健康董事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王磊担任阿里建康新任CEO兼执行董事。
据了解,以上两人均在阿里团队有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从重量级的高层任命中,也足见阿里巴巴对在线医疗的重视程度。
大健康产业可大致分为涵盖健康管理、养生保健的健康领域,涵盖远程医疗、药物管理、寻医问诊的医疗领域以及涵盖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产品的医药电商三大板块。
各个巨头的布局思路也大体类似,皆是串联健康、医疗、医药电商,打通“医+药+患”三者相连接的闭环。而布局手法上,分别选择各自的优势作为支点。百度的打法一方面是基于大数据,依靠技术手段进行医疗布局,涵盖疫情监测、家庭远程医疗等服务。
日前上线的医药电商O2O产品“药直达”延续了百度一向的轻资产模式风格,通过移动搜索、地图等方式为线下药店引流,并由药店提供咨询及配送服务,省去了自建物流和仓储的成本。
另一方面,布局健康智能硬件百度dulife。
腾讯智慧医院
而把守着大流量入口的腾讯,基于微信端开发了“智慧医院”项目,在平台上附加了预约挂号、医患沟通、电子报告、支付账单等功能。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商进军在线医疗最大的挑战是落地及与线下医院资源的对接问题,腾讯的策略大举并购。去年腾讯先后通过战略投资将丁香园和挂号网收入麾下。
通过挂号网,腾讯间接与线下23个省市、900余家三甲及二甲医院进行了对接。
医疗电商发展困局
“互联网企业进行医疗布局最大的难点就是线下,谁能把控住线下资源,谁就能把控未来方向。”政策难题待解“药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快捷方便之前,需要满足安全性,而且必须要有诊疗行为。因为药品的需求不像其他电商产品是由用户驱动,药品需求的确定其实通过诊疗行为,也就是处方。”崔伟对记者表示。这决定了在线医疗产业链要形成闭环,必须获得处方药及诊断环节的开放。今年1月起,市场上多次传出处方药开放在即的消息,业内人士认为处方药开闸即将到来。不过由于缺乏监管措施,在线诊疗的开放看上去遥遥无期。据媒体报道,日前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明确表示,“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询。
医疗电商的发展必然会井喷式发展,不过这一切地发展前提还是政策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