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镇作为特色小产区的细分,是白酒行业的独特现象。茅台镇位居首位,《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 2023》显示,茅台镇位列“2023 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第 37 位,同时也是“2023 中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榜首。
除茅台镇外,中国白酒地图上几乎每个白酒大省都至少有一个酒镇。例如贵州习酒镇、四川二郎镇、江苏洋河镇、安徽古井镇、山西杏花村镇、陕西柳林镇、山东景芝镇、河南宋河镇、北京牛栏山镇等。
白酒行业历来具有典型的“小镇模式”。许多白酒品牌源于镇上,以镇命名酒,以酒命名镇,历经数代传承,酒镇形成了产业集群,甚至成为小镇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实现“酒旅融合”的发展。
如今,行业仍在推动“酒镇运动”。例如,自 2008 年更名以来,与茅台镇隔河相望的茅溪镇已吸引众多酱酒项目落户。据了解,郎酒在茅溪镇的天富生态酿酒项目投资超过 120 亿元。今年 8 月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茅溪镇产能规划超过 25 万吨,约占全国酱酒产能的 40%。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在挖掘“镇能量”。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去年确定了特色专业镇发展战略,将杏花村汾酒列入首批十大专业镇。《瞭望》杂志评价称:专业镇正成为山西转型的新引擎。
据报道,汾酒已成为杏花村专业镇建设的热门词汇。汾酒半年报提到:“积极融入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产区转型发展,是今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