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模块是保证白酒市场产品价格体系的稳定性。那如何防乱价和窜货呢?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包括价格检查、货流管理和窜货处理。
一、价格管理
对于管理,最好的是有价格体系设计策略,在价格体系的设计中,要同时考虑两个因素:(1)如何提高渠道商销售该产品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加强厂家对经销商的控制。
(2)根据市场运作的不同阶段和品牌力的强弱,产品价格体系的设计通常有以下三种模式:
1、纯裸价形式:厂商将最低价格留给经销商自主运营,厂商不提供其他额外支持(部分厂商将象征性预留一部分主节点推广比例)。
2、厂家控价形式:白酒产品一旦成熟,就容易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因此,很多企业在设计产品价格体系时,不仅对经销商采取价格管制的形式,还开始对终端采取“平进平出”的方式,以防价格崩盘。系统。
3、半裸半控形式:厂家为经销商预留部分优惠空间,同时给经销商每次付款发货的赠品政策。随货赠送包括经销商的送货促销和终端促销政策。
二、无序价格行为的应对措施
1、对产品价格乱象的控制一方面在于通过价格体系的设计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在于对产品价格乱象的监管和惩处。
2、对定价乱象的监督和处罚必须依法进行,即企业与客户必须就定价乱象的处理达成一致,并以协议的形式要求客户遵守。
3、对乱价行为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警告、扣减保证金、扣减奖励、取消合作、违约责任和索赔等。
二、窜货管理
1. 引导行为的定义
(1)跨货定义:通常是指经销商/批发商为了利润最大化,利用不同销售区域/不同销售渠道的市场需求差异,超出限制区域/渠道的销售行为,俗称“倒货” .
(2)窜货分类:恶性跨地区(故意低于生产商规定的销售价格向管辖范围内的销售行为,将商品进入流通渠道的酒店渠道)、自然跨地区(相互跨地区、靠近边境)流通市场、批发市场的相邻区域,如城市产品向其他区域倾销,按物流影响区域分销价格体系,导致渠道利润下降)
(3)窜货原因:如经销商(经销商)为了获取高额奖励(或返利)和短期利润,盲目追求销量;酒店渠道商品进入流通渠道骗取箱盖费。不同经销商到终端的货品存在价格差异(私下要退分和低配)。厂家对市场控制力不足,经销商报复性窜货受害。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使业务人员为私利而窜货。企业人才不足导致渠道建设不到位或渠道发展不平衡。任务量无法完成窜货等
2、窜货防控
(1)数字营销,五码合一。
(2)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金制度和窜货行为的量化处罚条款。
(3)合理的价格体系、价格控制和费用控制模式,如全价控制和全费控制模式。
(4)销售行动落实到位,杜绝舞弊行为,如落实品酒会等。
3、对于经销商、经销商、团购、终端,通过培训、交流会等方式,统一认知,统一思维,共同繁荣,共同成长。
4、减少内部销售人员参与窜货。
5、通过基于数字化手段的预警平台系统进行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6、加强市场监管人员队伍建设。
7、建立厂家“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