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电商软件及相关增值服务提供商    
前几年,新零售迎来了爆发,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新零售的热潮依然没有散去。在众多公司的引领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在该行业当中。那么新零售发展到现在它的未来在哪里?
新零售的机会还远未被挖掘,新零售的机会就存在于:智能和场景。
如果再把智能和场景分开,智能可以对应的是为零售企业提供智慧供应链、数据、支付、SaaS、人工智能等线上技术的服务商。美团王兴曾经表示过,互联网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是由供应链和驱动to B行业的创新来驱动的。零售产业链很长很分散,市场巨大,巨头系的阿里零售通、京东新通路都远未达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程度,因此各类服务商完全有机会从不同的细分技术切入。
而场景针对的是包括电商、便利店、超市、百货等不同业态在内的零售商。盒马鲜生、超级物种、7FRESH的引发了场景革命的理念。撇开这些巨头的项目,线下依然存在很多分散的场景,也就是流量入口,有能力聚拢流量的项目都会被关注,比如有人/无人便利店,比如共享KTV。大火的无人货架在疯狂之后已经开始进入洗牌期,过于粗放的扩张方式就绕不开损耗、烧钱、刷单,因此智能货柜开始成了替代品。
简单归纳一下吧,新零售的细分新机会就存在于智能和场景的细分与融合,比如:市场远未饱和的便利店、以生鲜打头的社区店、面向高端社区的无人盒子、写字楼办公室场景的智能货柜,以及服务于电商、线下零售商的各类型的服务商。值得一提的是,电商这个词虽然以及老掉牙,但以租代售的模式开始慢慢浸进用户的观念,3C数码、母婴玩具、日常衣物租赁都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
新零售在未来应该要抢占消费市场,应该要抓住的消费人群
第一类人群是95后。
95后成为第一年离开校园进入消费的人群,这群人身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标签。“小康1.0”是95后的第一个标签。这个标签不独特,很多国家都会经历自己历史上第一代的小康1.0,比如我国台湾地区的小康1.0大约是80后,美国的小康1.0是二战后的那批人。95后的第二个标签就非常独特了,叫“独生子女2.0”。因为是独生子女2.0,好玩比好用更加重要。对于95后,你的产品、消费场景只好用是不够的。
第二类人群是二胎。
二胎的现象中国也已经消失几十年了,突然进入二胎,不仅让母婴行业得到提升,二胎家庭还要换车、换房,所以,要从中国最重要的或者是被长期忽略的人群角度看待二胎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类人群是非主流人群。
中国的市场是由蓝领和生活在农村的人共同构筑出来的,他们收入可能不高,但可支配收入不低。非主流人群在过去几年成就了类似拼多多这样的公司。
新零售未来的发展机会还是有很多的,小商家的话,可以直接加盟到新零售的小店当中也可以,这也是一种生产的方式!然后再考虑怎么抓住这3类消费人群!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分享,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