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类电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HiShop海商,欢迎您!
2018年末,阿里巴巴终于出手了,传闻是大润发旗下的连锁超市——喜士多,全国接近1000家。此时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布局里,从大卖场、商超、到生鲜便利店、到连锁超市、到渠道翻牌店、再到无人零售,整体的线下框架已经开发完成。在这个线下渠道链条里,最晚被出手的恰恰就是连锁超市。也是在这一年里,连锁超市公司估值一路标高,连续几笔大额融资,将实体店估值炒到了历史最高点。
2018年之前,连锁超市这个小业态零售行业则完全是另一个景象。
“弯腰捡钢镚”、“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这是每年CCFA大会同行交流最常用的两句自嘲的话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7年1月,此时看去,这个充满现金流的行业离资本的钱依然很远。国内主板上市连锁便利零售公司只有一家:四川红旗连锁,而拿到主流VC投资的连锁便利零售公司只有一家:武汉Today......
但全国两百多家连锁便利公司,依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上点亮24小时的灯火,服务着千家万户。经营管理难度大,投资回报率低,竞争激烈盈利难,这就是彼时的零售小业态。
尽管有着7-11这样的传奇例子作为对标,可在国内依然是那个风险资本无人问津的连锁超市行业。而这一切在2017年,尤其是“新零售”这一概念热度不断升温之后,变的不一样了,超市第一次站在了“风口”。最显著的表现就是,风险资本进入,公司估值提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线上流量增速枯竭,线下距离消费者最近的超市价值凸显,具备新零售流量入口的刚需基因;
2、 零售业态中连锁超市持续高速发展,在大卖场业态持续滑坡趋势下,小业态未来可期;
3、传统通路的600万夫妻小店面临竞争与升级,其连锁化进程势必将进一步加速;
对此,行业内部和投资人都表示出了矛盾的一面。一方面,更多的资金进入势必推动行业加速发展,对辛苦了多年的从业者打了兴奋剂;另一方面大量新品牌涌入,疯狂抢人抢地盘,进一步提高了本来就逐年攀升的行业经营投入,不禁让一部份人担心,催生泡沫之后,倒霉的还是行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