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类电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HiShop海商,欢迎您!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网购衣物、家电和生活用品外,生鲜电商、蔬果宅配等方式在互联网普及下也越加热门,消费者对于生鲜品质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吃得好,更要吃得新鲜营养”,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关注和安全系数的重视使得“冷链物流”市场急速升温。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软件工程。”
但由于冷链物流的专业性和高科技含量给其拓展普及带来了很高的难度,同时,冷链物流中心的创建是一项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的服务性工程,因而冷链物流行业一直不温不火。这种背景下,苏宁冷链物流的异军突起,无疑给电商的冷链物流运作塑造了成功的模板。
很明显,冷链物流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多个场景,慢慢变成了用户刚需。
实际上,在消费升级、资金和新技术的推动下,作为电商、零售、生鲜业的“技术设施”之一的冷链物流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投资、并购不断。包含招募局、顺丰在内的物流企业,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纷纷投资布局,从冷链仓库、干线运输到城市末端配送的各个环节抢占制高点。
同时,更出现大量并购。据统计,仅2017年一年间,并购事件涉及金额就超过80亿元。
有人预言,三到五年后,冷链物流是巨头的格局。
冷链“蓝海”市场的高门槛生意
冷链物流一直是门槛较高的“蓝海”市场。
门槛高,在于其对新技术要求之高和投入之大。
冷链物流分为不同的技术阶段:一是,源头采用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二是,贮藏阶段采用自动冷库技术;三是,冷藏运输采用冷藏车、铁路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配套操作的物流模式;四是,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冷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
比如医药冷链,在药品流通中,尤其是疫苗运输要求全程冷链,一旦运输途中出现温度异常就会产生不可逆的后果。
在具体操作上,冷链物流涵盖冷冻加工,冷藏贮藏,冷链运输和冷链销售全过程,然后要经历多个环节,包含从产地预冷存储,干线运输,到区部中心存储、分拣,再到配送等。而这整个链条中,对于温控等技术要求都很高。
投入方面,拿仓库来说,京东物流曾测算,一万平方米的普通仓500万元就能建成,但同样的面积,冷库需要上千万元。而且冷库运营耗电量巨大,冷链运输投入也比普通车辆高出40%-60%。
“蓝海”就更不用说了。
总体上,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的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在25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以达到4700亿元,年复合增速将超过20%。
更多关于新零售最新资讯,请查看: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