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类电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HiShop海商,欢迎您!
果小美的办公区里印着一句话,梦想在这里起航,和空荡荡的办公区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这个背靠阿里巴巴的风口项目企业在最后也没找到它对于新零售的切口切入点,资金链断裂,烧光五个亿的果小美显得格外萧条。
首先无人货架最致命的缺口就是种类局限,也就那么寥寥不到50种的商品,跟超市的商品种类差异巨大,写字楼的配套设施一般很完善,如果说一个偌大的写字楼连个超市都没有,说实话那也没几个公司会去那里落户。
再其次利润率低,快消品都是市面上费用非常透明的商品,前期补贴烧钱做,后期如果高于超市的费用估计也没几个人会为它买单,哪怕就差个一块五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还有就是一个运维投入的问题,我不知道果小美和德邦的合作商业模式,但每天去让一群人去对于货架做补给清算,这也是一笔价格。本身的毛利润已经很低了,再加上它的运维投入,实际的回报率微乎其微。
再加上来自传统零售业的竞争,无人货架除了省去了场地费这一点,其他的先天优点不足,解决最后十米也只是一个口号而已,零零散散的零售。企业搞活动应该不会又一大堆人守着无人货架吃炸鸡喝啤酒吧。
在一个就是关于发展空间的问题,无人货架节省的是投入,优势是省力,但先天不足导致无人货架永远做不成垄断。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出身于小赛道,还没有做成垄断的潜力,本身已经就是一个失败。对于无人货架这个概念再早是深圳的一家科技企业,做的无人便利店,对于企业我不做点评,产品能实现雷达扫描计费的功能,但对于所有这类产品的项目来说,对于我个人点评的桎梏始终是来源于针对本身现在的优点以及颠覆。花那么多资源去做一个噱头,其本身的产品定位就是个悖论。
最后再来聊聊果小美的现在,无人货架的风口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开始黯淡,铺设的十万台货架已经开始下架,企业的2000名员工工资只计到4月25,结局已经很明显,这家明星公司已经开始走向低谷,还有几个资本愿意去砸那个未知的未来。一个概念从兴起到没落,除了创始团队本身的光环其实并没有多大亮点。和共享单车类似,在自身盈利商业模式真正完善的时候,资金问题是创业企业的头等大事,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难以挨过市场的寒冬。
更多关于新零售最新资讯,请查看: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