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提出“新零售”概念。阿里巴巴的定义,新零售是依靠科技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和生态圈,将线上、线下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

随后,京东商城提出“无界零售”概念,提出零售业的三个本质:投入、效率、体验永远不变,变革的是底层零售的基础设施,会变得极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协同化。
依靠DT的进步,推动零售业态升级,尤其重视线下零售业态的改造和功能拓展;线上与线下高度融合,重视数据以进行用户画像、精准预测需要;由网站型巨头推动主导,促进以物流为核心的供应链系统与新业态深度结合。
而今的新零售年代,“新”的根本在于阿里巴巴、京东这类巨头,其实已从单一的电商网站演变成零售基础设施,包含仓储物流配送等资本、人员密集型的硬件基础,以及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DT集成的商联网软件及数据、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等软基础设施。
其谈论的“赋能”,实际是能力输出:开放自己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包含供应链、物流,基于数据资源获得的用户精准需要、信用评估信息等,聚合更多的产业链及商业生态利益相关者,为自己构建新的护城河和增长空间,当然也会推动零售业的变革。
大量细分场景的互联网创业企业和线下零售商,也愿意接受巨头投资,主动接入。
总之,基于技术变化与消费需要变化(个性化、场景化与品质化),驱动产业业态重组,交易商业模式发生变化,最终重构商业模式,这种现象正越来越频繁。模式快速的迭代演化,正给大量企业带来巨大的转变压力,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明确转变具体方向,同时内部组织要快速调整。
内部转变非常不容易,毕竟原有商业模式有巨大惯性,团队结构上也会存在短板,尤其中国的大企业,总是希望维持本来的体量,在业务层面寻求渐进转变,不希望将自己重新变为小公司,外国的柯达、摩托罗拉都是直接拆分,重新来过,中国公司很少出现这样的例子。
更多关于新零售最新资讯,请查看: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