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是一个不容易讲的话题,甚至有人说新零售模式是在刀口上赚钱,国内整体便利店的存量大概是10万家,如果是以7-11为典型的日式便利店是2到3万,绝对量非常的小,是一个比较大的空白市场。

而一个做得更好的便利店,毛利大约能达到35%左右,扣除人员、店租加损耗之后,净利润大概是5%.可以说零售行业真的是非常苦,刀尖舔血。
从卖家角度分析,今年涌现出相当多的新一代的无人售货机公司。传统无人售货机存在的问题是每次补货需要过高的时间投入。但新的售货机通过植入带图像识别功能摄像头,补货人员不再需要将物品以特定的姿态逐个放到对应的货道,只需要将货物放入售货机,内部就有机械手做识别和摆放。
从买家角度分析,虽然今年办公室货架的争议很多,但这个领域仍然被看好。从距离和时间维度来看,1-3公里以内是被便利店,被上门的饿了么、美团覆盖的,这是消费者开始对价格不敏感的距离。但人们中午吃饭时的痛苦依然很强,从外卖网站上看到后台的平均数据大概也需要40分钟左右。所以这么近距离、短时间内的需要,依然远远没有被满足,且近距离能够更强更快的占领用户心智。
最后总结一下,咱们觉得未来市场机会在哪里?
首先是渠道品牌的机会,咱们看到的成功例子往往是垂直品类切入--形成品类内口碑--迅速拓展品类--形成渠道品牌的模式。比如网易的考拉从母婴开始拓展到跨境全品,又通过严选+考拉矩阵进一步构建对品质有需要的人群的渠道品牌。比如小米从手机和电子产品形成口碑后,迅速进入了泛家居市场,不仅仅是智能家居产品,包含床垫等传统家居,甚至家装服务等等,都是对其品牌的复用。
关于大玩家未来的定位,还是朝着生态构建者的角色发展,他们会在自生态中提供了比较多的基础服务设施,比如物流、数据服务、云及计算能力,不断招纳吸收更多的小B进入生态中。
从以前到现在,零售行业一直在创新、在变化。新零售的概念起源于马云先生,但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他也没有给一个具体的说法。
最大的新零售可能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创新的步子迈得非常大,对整个零售的深度和广度的影响都非常大,相信在未来的一百年之内,都不会再有更变革性的东西,比电子商务对零售的打击和影响更大。
现在的整个新零售更像是原来创新和电子商务创新,步子太大,现在回过头来,看怎么跟传统的商业进行结合。把一些已经存在的技术整合一下,从纯电子商务特别大、特别远的地方拉回来一点,更现实一点,做一个新零售。半新半旧的零售。
更多关于新零售最新资讯,请查看: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