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生鲜的
新零售模式在生鲜电商的路上能不能一直长久?他的发展趋势又如何?
便利柜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吗?徐正表示,每日优鲜做便利购的核心优势在于现有的前置供应链补货体系,以及对于上游的长期积累。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则很难压低成本,提高营业额、毛利率。
“我们是吃着碗里的,抢着锅里的,盯着田里的。首先,我们2小时到家绝对是赛道第一,但还要扎扎实实做好,1000个仓,还可以铺到一万个仓。办公室,是我们锅里的,现在已经动手了。这个事情我们有绝对的优势,当仁不让。”徐正说。除此之外,每日优鲜未来还将在更多场景覆盖用户的一切生鲜消费需求。从封闭环境的“便利购”入手,每日优鲜未来也会尝试半封闭或者开放环境的无人零售。
徐正接下来透露了每日优鲜的几个关键数字:
根据易观发布的生鲜电商MAU(月度活跃用户)排行榜测算,每日优鲜占市场份额的43%,排名行业第一;
2016年的年营收增速为527%,今年预计营收达到30亿元;

关于盈利:去年7月,北京仓库布局2小时极速达的时候就盈利了。今年8月份,6个一线城市实现整体盈利。未来的开发城市选择上,盈利一批,开发一批,保证稳健的成长速度。
目前每日优鲜已有近1000个SKU,并开始关注品牌建设,在北京、上海启动市场投放,宣称“在两亿人身边建立云冰箱”。
微信后台的数据显示,每日优鲜北京用户的通讯录好友人脉数量曾占到北京市民的80%,已经具备击穿整个市场的能量。徐正认为,每日优鲜已有足够的覆盖率,只要这群人被点燃,“火药桶”就会爆发。这也是每日优鲜为什么开始做品牌的原因。
过去三年,徐正最大的挑战是耐得住寂寞。“今天做一个10年后成为主流购买方式的业态,一定是大部分人看不懂、看不见的。做零售规模形成要等待足够长时间。”未来一段时间则要经得住诱惑,专注自己最核心的事情,做到极致。这个核心,依然是聚焦在“吃”上。
徐正是奔着生鲜市场第一的目标去的。他告诉本刊,生鲜市场规模有3万亿到5万亿,食品市场规模也是3万亿到5万亿,加起来10万亿,做到1万亿,才占比10%。每日优鲜还不到千亿规模,路还很长。现在每日优鲜进驻了十几家城市,做深做透,做到300亿到1000亿元都很正常。
徐正希望每日优鲜2019年做到300多亿,成为中国卖菜最多的商家。2016年,永辉超市营收近500亿元,其中生鲜销售收入200亿元,2025年预计达到300亿元。每日优鲜真正反超传统生鲜巨头,会在什么时间节点呢?
更多关于新零售最新资讯,请查看:
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