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
新零售中每日优鲜已经可以说是典型了,那么咱们来了解一下每日优鲜
新零售商业模式是这么做的呢?
徐正是奔着生鲜市场第一的目标去的。他告诉本刊,“生鲜+食品”零售市场有10万亿元规模,做到1万亿,才占比10%。每日优鲜还不到千亿规模,路还很长。
“现在每日优鲜是(生鲜电商)线上第一。希望用五年时间,实现线上线下第一。”每日优鲜创始人、CEO徐正说。
随着员工人数增长至600多人,三个星期之前,每日优鲜从望京绿地中心搬到了嘉润家园。新址拥有大量开放会客厅和嵌入墙壁的太空舱床位,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目标:中国第1生鲜零售商”的粉红色标语被贴在了台阶上。
徐正15岁上了中科大的数学系,善于用数字来说明、解决问题。库存量的动态平衡也是一道数学题,其中AI发挥了重要作用。徐正透露,每日优鲜前置仓的补货计划、生产计划、运输计划每天更新,每天产生100万个数据,算法也会每日迭代。计算的相关系数有20多个,包含天气系数、星期系数、社区位置系数等。起初机器算法比较粗糙,不断迭代后越来越精准。在每日优鲜,10%的缺货率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样售罄和滞销会达到平衡。

此外,AI还会根据用户的购买习惯做精准营销。所谓“千人千面”,即根据每个人的购买习惯和偏好不同,看到的APP货架不同,费用也不一样。这样的好处是,用户成交很快,转化率为20%,是行业四倍多。
便利柜推出之前,徐正曾经研究三个月,在自家企业和朋友企业试用了3个月。今年6月底,当模型验证完成,每日优鲜才在北京铺开,现在还在积累足够多的数据,以实现“千柜千面”。未来将选择商务区写字楼,从中小公司过渡到大型公司,并扩展到北京以外的一线城市。
每日优鲜如今已经覆盖水果、蔬菜、肉蛋、水产、乳品、零食、速食、饮品、轻食、粮油、日百共11个大品类。徐正告诉本刊,其中的日百是一个试验品类,每日优鲜的核心仍然是生鲜,日百其实也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顺势而为”。
目标千亿,路还很长
两个多月前,每日优鲜推出了无人便利柜。
每日优鲜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便利购免费为公司提供三种设备:冷藏柜、常温货架和冷冻柜,提供水果、零食、酸奶等食品。依托每日优鲜的前置仓系统,由专人负责一日一次到两次补货及设备维护。用户可通过微信扫码、自助付款。
更多关于新零售最新资讯,请查看:
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