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日益激烈的
新零售市场上,仓库的前置似乎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商和传统零售商们都行动起来,纷纷开始投资在建立前置仓上。
今年初,沃尔玛与京东到家在深圳试点前置仓(沃尔玛内部称“云仓”);9月4日,永辉与腾讯合作在福建推出了被称为“永辉生活卫星仓”的前置仓;9月6日以“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为特色模式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宣布完成新一轮4.5亿美元融资,将继续拓展前置仓网点。
所谓前置仓,就是把仓库设立在距离消费者足够近的位置,以满足周边3公里内用户线上订单后、能在1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收货的需要。比起传统的电商,前置仓距离消费者更近,配送效率也更高。
竞争中,在商品差异化还不足以确立优势时,配送时效就可能成为商家最终被用户选择的关键。也正是因此,才吸引了众多零售商去投建前置仓。

目前我国企业更普遍采用的冷链物流模式是“泡沫箱+冷袋”的模式。用“泡沫箱+冷袋”把生鲜产品打包成一个包裹,包裹内部形成适合生鲜产品保存的局部空间,包裹在物流运作时被视为普通包裹,走现有常温物流配送软件。这种模式投入较低,但是对生鲜产品的品质保护难以保证,对冷链环境要求特别高的生鲜产品无法用这种物流服务模式。
而前置仓模式,是指更靠近消费者的小型仓储单位,一般设置在消费者集中的社区附近。其运营模式是:生鲜产品销售方利用冷链物流(冷藏车)提前将产品配送至前置仓存储待售,客户下单后,由前置仓经营者组织完成包裹生产和“最后一公里”的上门配送。无论是订单响应速度还是配送投入,前置仓模式相比直接配送都具有很大优势。
而在现代零售环境当中,仓库的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简单说就是把仓库设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可能是某个办公楼,可能是某个社区,也可能是直接把零售实体门店附以仓库功能,用户下单后,能够尽可能在最短的距离和时间内送货上门。
更多关于新零售最新资讯,请查看: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