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新零售小编了解到,家具新零售成为当下热门话题,下面从多个方面来谈谈家具行业应该怎样进军
新零售的吧。
其实早在2016年,宜家家居就玩起了快闪店,当时专门在先农大院开了一个“快闪店开店”的媒体发布会,现场设置了“pop-up store”快闪店,在一个改装后的集装箱里,装修了梦想厨房。
随后的9月2号—4号,河西区银河购物中心,宜家再出快闪店,展示5种获得国际大奖的家居产品;之后南开区大悦城快闪店,除了梦想厨房,还有免费的有机咖啡,供参观者品尝。
同样是在2017年,定位“全品类设计家居”的造作,在王府井apm开了一家快闪店,选择的地点相当黄金,就在王府井苹果旗舰店的旁边,里面展示有丝绸椅、沙发、凳子、灯具等家居产品。
还是2017年,天猫用了酷家乐的3D样板间,在北京的三里屯做了一个集装箱快闪店,装修出5大实景家居空间,还原厨房、浴室、卧室、客厅、书房等场景,邀请林依轮、陈乔恩、张翰、张双利、池子等5大明星直播。在这些样板间里,大概有50个商家的150款商品出现。
其实,线上线下的协同与结合,应该是家居新零售比较接地气、也比较容易见效果的打法,很多公司都在这样干。
光是开了天猫旗舰店的瓷砖公司估计有100多家,从一线到四线品牌都有,包括马可波罗、诺贝尔、东鹏、金意陶、简一、新中源、罗浮威尔、欧神诺、鹰牌、斯米克、冠珠、小米、亚细亚、蒙娜丽莎等。
瓷砖只是一个电商不太成熟的品类,尚且有上百家天猫店,那些网销已经很成功的泛家居行业里,开网店的情况更普遍,比如家具、卫浴洁具、灯具灯饰、定制衣柜橱柜等大品类,动辙都是几百家网店。
如果将京东旗舰店、淘宝店考虑进来,数量会更大。
其中绝大部分公司,主要的销售来源还是线下的门店与工程项目,线上占比基本上在30%以下,促动在线成交是一个目的,电商还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就是引流,把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百度、微信等众多网络平台上的流量留住。
据大材研究的观察,大多数一二线家居品牌,都力图走通线上线下协同之路,搞节点促销活动时,往往都会线上线下联动。比如:
简一,推线上线下明码实价;京东的618购物节,马可波罗线上线下联动大促;欧神诺依托天猫店,开O2O新零售旗舰店;诺贝尔提出 “门店先服务,靠谱再下单”,“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大自然线上线下同步同款同价同推、发动门店与网店开展“万人疯抢”,线上线下付款都行,线下门店使用天猫智能POS机。
尚品宅配、索菲亚等企业,大多是线上引导线下成交,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线上交特权定金等方式,促成产品购买。
看整个泛家居行业,O2O协同的玩法很有相似性,不外乎几种:线上线下部分款式的价格相同;线上交易,线下门店提供后续服务 ;线上领优惠券或者交特权定金,可以在线下单,也可以到店里购买使用。
其实有不少建材家居品牌,现在开店都在考虑商业中心、综合体或购物广场里面,甚至还可能入驻写字楼。
另一个亮点是,玛格打出了智慧门店的旗号,店里部署天猫探针、地动仪,记录消费者进店的行为、轨迹,结合后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请了软件公司,在做VR系统,也就是说通过VR设备,让进店的顾客能看到自己期望的装修效果。
对标新零售,改造门店,增加新工具,并不是跟风跟潮流,它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家居的销售需要变革,用户体验需要提升与进步,你可以不改,不用新工具,不上新场景,但你的同行会清醒过来,会行动。
行业里只要有企业能够在留客手段上改善了一小步,就可能在竞争力塑造方面前进一大步,大材研究认为,建材家居业拥抱新零售已没有犹豫的空间,终端环节有必要抓住几个变化:
1、终端店呈现形式的多元化,标准店、MINI店、规格店、主题店、旗舰店、O2O店、快闪店等等,都可以在评估可行性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最终形成自己的多元门店体系。
2、刷脸购物、扫码购物、智能机器人导购、VR设备、3D效果图DIY、平板电脑等工具,完全可以酌情部署在门店,现在看起来是新东西,过几年可能就是标配。
3、线上线下的闭环还得继续造,两者都要抓体验,抓留客,抓相互间的转化,争取与顾客建立更多的联系,留联系方式、关注公众号送小礼品或打折等等。
4、业态丰富,比如儿童游乐、咖啡休闲、文化娱乐、更全的家居品类、商户间的业态跨界合作等,都可以纳入考虑,而不是说你卖家具,店里就只摆家具;卖瓷砖,就全是瓷砖,说不准还可以卖书、卖饮料,甚至开辟一块空间,办文化艺术类的展览与讲座。
更多关于新零售最新资讯,请查看:
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