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新模式 再不变革=作死!

2015-03-13|HiShop
导读最近不少朋友问到“O2O新商业媒体“和此前的“移动O2O新媒体”有何区别?对于这个问题,从字面上来讲,都是O2O新模式,前者更加强调“新商业”,“O2O”是修饰词;后者强调“O2O”,“移动”是修饰词。在O2O媒体的实践道路上在不断加深理解,如同“电子商业”的...

  最近不少朋友问到“O2O新商业媒体“和此前的“移动O2O新媒体”有何区别?对于这个问题,从字面上来讲,都是O2O新模式,前者更加强调“新商业”,“O2O”是修饰词;后者强调“O2O”,“移动”是修饰词。在O2O媒体的实践道路上在不断加深理解,如同“电子商业”的含义回归商业一样,O2O终究也会回归关于商业本质的讨论。

   O2O新模式 再不变革=作死!

  相比以往,2015年我们会加大对实体企业转型O2O的关注,会加大对国外先进经验的介绍。整体来说,海商的“移动视角、实体重心、国际视野”的特色在新的一年将会得到更明显的体现。

  我们发现,面对线下互联网人天然有种优越感,很多时候过于自信;他们难以放弃革命的心态,动辄以颠覆吓人。实际的结果是,一批互联网背景的人在线下受挫,以往互联网从业的光环反倒成为了负担。部分互联网人在做O2O创业依然是以营销为核心,一个接一个的营销案例风光一时后逐渐销声匿迹,他们在O2O新商业时代其实尚未触及到真正的商业。很多互联网人忘记了互联网最珍贵的忠告:任何成功的经验都无法完全用在在新的事情上。

  而线下传统企业的人也存在盲目的自信,总认为自己几十年的根基再怎么着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也口口声声在喊变革,但五六十年代出身的领导们却在悉心维护着等级分明的制度,自己很少去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且由于“家企业”的心态,适应O2O新商业的组织变革迟迟无法推行。在对传统商业的理解上,线下企业家有自己的不错见解;但新商业需要的新技术、新人才、新理念,线下企业完全没有方向。

  在线上线下O2O融合的大趋势下,我们发现线上线下依然存在巨大的鸿沟。如果说技术层面还相对容易互通互融,人才和理念上的认知差异在短期内无法弥合。

  我们看到,BAT们都在竭尽全力“连接”线下:百度发力直达号,李彦宏期望在每个细分行业都诞生一个百度;阿里大力推进支付宝线下化,通过入股实体商业企业来支撑其线上线下商业大生态;腾讯借微信期望连接一切,入股58同城和大众点评推进O2O“T”字型战略。包括近期京东推出的“拍到家”、小米推黄页O2O布局上下游、58同城和赶集网发力细分服务O2O,这些互联网公司的O2O转型目前都谈不上成功,但五年以后再来看今天,会发现它们是变革的受益者。

  至于线下企业的O2O转型,包括苏宁、万达、王府井、天虹商场、步步高、优衣库、良品铺子等曝光度较高的企业都还没有转型成功,部分企业的O2O转型实践甚至已经被当成负面案例在解读。但是,如果客观评价,这些企业依然走在了它们线下同行的前面。如果说未来还需要实体企业的话,五年后它们继续存活的可能性会比它们的同行要大。

  所以,O2O新商业时代我们评判一家企业,需要看得更加长远;未来不会有线上线下企业之分,未来的区别取决于现在变革或不变革。变革起点早,一般情况下也会更早到达成功的终点;而越晚变革,付出的成本肯定会越大。在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实体行业迅速凋零的今天,留给传统企业转型变革的时间已经不多。

  接下来几年,70%的互联网公司和50%的传统企业会死掉;要成为存活者,转型O2O新商业是唯一出路,而且要趁早。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电商知识及传递、交流相关电商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电商知识,请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