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厂商遭遇售假问题如何有效维权

2011-12-14|HiShop
导读继淘宝商城的“假冒卡西欧团购事件”发生之后,又发生了“假冒名牌运动鞋事件”。打假始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不断蓬勃发展的今天,深受假货困扰的品牌厂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从假货手中重新夺回应有的市场份额,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法律话题,...

继淘宝商城的“假冒卡西欧团购事件”发生之后,又发生了“假冒名牌运动鞋事件”。打假始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不断蓬勃发展的今天,深受假货困扰的品牌厂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从假货手中重新夺回应有的市场份额,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法律话题,笔者将就互联网打假攻略与各位读者进行分享。

  互联网改变世界,也改变了零售市场的生态。做为品牌厂商而言,原本的传统零售渠道正在日益萎缩,而互联网领域的销售份额正在不断的扩大,可以想见的是,互联网销售将毫无悬念的取代传统零售业态而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首选。就连曾经对电子商务不屑一顾的奢侈品大牌,在面对这一不可逆的世界潮流面前也不得不低下了高贵的头。

  目前而言,主流的互联网销售还是以淘宝为主,而淘宝正是目前一些品牌厂商所诟病的主要假货聚集地之一,淘宝商城同样不能幸免,前段时期还曾曝出过淘宝商城卖家通过团购出售假冒的卡西欧手表事件。当越来越多的品牌厂商,发现越来越多的假冒商品在淘宝出现,并且已经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如何基于互联网进行有效的打假是一个新课题。

  不同于传统的打假,互联网打假必须要有明确的策略,才能保证打假收到实效,从假货手中夺回企业正常的市场份额。

  一、品牌厂商要明确打假的主体对象  打假主体从法律上表述即是权利人,这种权利即可以是基于商标专用权而产生的权利,也可以是基于版权等其他知识产权产生的权利,另外,获得权利人的有效授权,并明确享有打假权利的主体同样有权进行打假,这类主体主要以国外品牌的在华独家代理等代理商为主。

  二、售假商家多如何杀一儆百,找准打假目标,有的放矢  出售假冒商品的店家多如牛毛,如何有效打击假货销售,前提必须精选打击目标,选取标准如下:

  1、有实际赔偿能力和明确的主体。总体而言,淘宝商城上的卖家以企业为主,并且容易定位,比起淘宝网上的集市卖家更具有可执行性,当然,这里还需结合以下的其他条件进行筛选。

  2、选择销售数量较大店铺。销售假货越多,对于该品牌的厂商产品打击就越大,也更具有危害性。

  3、就近原则。离准备维权厂商的地点越近越容易排查其真实情况,有利于提高打击精度和降低成本。

  三、不可贸然行事,先从多方面采集证据  对于已列入打击名单的售假厂商,无论是否准备诉讼都应当固定其售假的证据材料,当然,这里的固定证据具有很强的互联网专业性,也由于篇幅关系暂不展开。

  四、不妨采用招安的方式,先给予一定的警告,对不错的商家尝试发展为网络代理  对于已经固定好证据材料的卖家,可以先行沟通,通常的条件有:

     1、对于其售假行为,要求其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金。

     2、书面承诺不再销售该品牌的假冒产品。

     3、如有可能,可以将其发展为网络经销商。

  对于拒不悔改的,品牌厂商可以看其销售数量是否构成刑事犯罪来决定后续处理,如可能构成犯罪的,再次通牒该卖家,告知其法律后果,如无悔意的,可以启动刑事追诉程序,当然,刑事追诉程序不妨碍民事赔偿责任的同时追究。如不构成刑事犯罪的,那么如何追加更多的被告及选择有利的诉讼管辖法院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体而言,淘宝商城内出现的售假行为,与淘宝商城的放任有着直接的关联,权利人有权将淘宝商城列为共同被告,从而增加案件最终的可执行性。而如果被告是淘宝网的集市卖家,权利人有权要求淘宝网公布该卖家的销售记录及其他卖家信息,否则有权将淘宝网列为共同被告。

  综上而言,如果品牌厂商能够切实有效的进行几轮互联网打假行动,将少数销售数量巨大的卖家绳之以法,那么余下的中小卖家也会做鸟兽散,由此,该品牌应有的市场份额将重回厂商的手中。当然,做为一项长期工作,品牌厂商应当建立起相应的互联网监控机制,对于互联网上的售假行为进行有效监控,争取将假货销售扼杀在襁褓之中,同时,品牌厂商也应当善用互联网这一媒介,顺应潮流积极开拓互联网零售模式,一堵一疏方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互联网假货泛滥的问题。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电商知识及传递、交流相关电商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电商知识,请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