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类电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HiShop海商,欢迎您!
在盒马鲜生超市不管是什么样的应季商品、海鲜、蔬菜肉品都好,在它这里都可以找到最新鲜的商品,这就是它最厉害的地方之一。这一点差异让盒马鲜生在新零售里面脱颖而出。
那么盒马究竟如何做到这种鲜?要知道,做到一时的新鲜并不难,但成立3年已经拥有171家门店的盒马,如今依然能坚持这种鲜度,并且还在不断提升的话,就有必要探究盒马在“新鲜”背后,究竟打造了怎样的供应链能力了。
揭秘盒马鲜生如何降低成本!
1、物流体系搭建起来后,盒马最有优势的就是数据能力。
在阿里投资者大会上,侯毅公布了数字化门店的实际效果:盒马同店增长13%,店均营运成本下降30%。降本增效之下,经营1年以上的盒马门店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实现整体转正。盒马上线之初,外界对于盒马高昂的经营成本质疑声很大,但经过四年的运营,盒马用实际数据说明,新零售门店的成本不是降不下来,反而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端到端的数据打通、算力的不断提升,运营成本是可以不断下降的。
在云栖大会新零售峰会上,阿里集团副总裁、盒马CTO优昙对盒马的技术价值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她认为,盒马做的是基于用户价值的全链路数字化运营,这种运营的具体内涵包含四点,分别是可触达、可识别、可洞察和可运营。可触达是指盒马依托阿里生态,出现在多个流量入口,如饿了么、天猫、支付宝等,从而能更多地触达用户;可识别是指基于LBS的用户识别和区域精准渗透;可洞察是指基于用户的消费行为给用户个性化服务,也就是千人千面,每个人看到的页面是不一样的。
可运营则是基于货品全生命周期的商品管理。可运营这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因为它凸显的是盒马通过数据去精准控货的能力,这将是盒马供应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盒马做到的“可运营”,是基于“人、货、场”的完全数字化、“门、店、仓”的全面数字化。当端到端的全部实现数字化后,接下来的运营工作就可以全部用算法来控制。
例如:如何做最后一公里的智能调度,如何打造千店千面,如何基于网红趋势、本地热点、商圈偏好等推出新品,如何为用户做个性化匹配,不仅每个人看到的页面不同,同一个人早上和中午看到的页面都不一样。
2、商品损耗
盒马店均营运成本下降30%,商品损耗的降低功不可没。因为盒马从上线起,做的就是线上线下一盘货,并且是实时更新的精准库存,基于此,优昙透露,盒马可以做流量与库存之间的精准匹配。
流量与库存的匹配是指,如果一个商品库存较多,就给他较多的流量(盒马在线上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如果货少了,就把流量让给更多的替代品。也就是说,盒马能够决定一个货是快卖还是慢卖。
尤其是盒马的日日鲜商品,这类商品要求当日出清,如果卖不完就成为损耗,通过库存与流量的精准匹配后,日日鲜商品的损耗得到极大的降低。
此前盒马的工作人员也告诉零售老板内参,他所工作的门店,刚开始每天会有很多剩菜,但随着对商品销量的准确预估,如今每天晚上的剩菜减少了很多。
3、自营商品
与此同时,盒马的自营商品也在做出大的突破。据侯毅透露,盒马自有品牌的销售占比已经突破10%,远超国内1%的平均水平。
盒马的自营商品之所以能突飞猛进,与消费数据沉淀后的精准人群分析密不可分。例如盒马会推出“瓶装鲜碾米”,像卖可乐一样卖大米。这种商品无疑很符合一人食用户的需求,可以看出盒马在人群细分方面的关注。
当然还有一些依托盒马成长起来的“盒品牌”。今年9月初,侯毅还对外喊出了做盒品牌的小目标:“将打造10个十亿级的、100个亿级的、1000个千万级的盒品牌。”盒品牌的打造,也说明盒马正在生鲜源头做更多的布局。
在过去盒马在供应链方面的缺点最为显而易见,但是通过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的冷链物流体系,现在商品里不断加强与丰富,相信在未来盒马鲜生的供应链可以有效解决。更多精彩尽在Hi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