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怎么样?(深度剖析)
作者: 杨先生时间: 2025-05-02 12:44:49 阅读量: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怎么样?(深度剖析)

  三年多来的农村电商实践,其进程可谓轰轰烈烈,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推进速度超乎预期,取得的效果虽然不能用优异来评价,但已经让传统的农业农村与农民开始慢慢改变,也以互联网为载体促进了新时期的城乡融合。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怎么样?HiShop了解到其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政策体系日益完备。

  2014-2017年,连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从2015年春天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以来,国务院及国家部委陆续出台农村电商专门及配套文件总数超过了100多个,基本完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部署。较为综合的中央和国务院文件有: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民间俗称电商“国八条”;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农村电商高度关注;2015年10月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专门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1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互联网+扶贫”及电商扶贫进行了部署。较为系统的国家部委文件有: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于2015年9月共同研究制定的《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国务院扶贫办2016年11月牵头出台的《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农业部2017年8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等。配套性安排文件有: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12月印发的《关于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2016年10月交通部办公厅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通知》等。

  二、农村电商基础明显改善。

  迄今为止,财政部、商务部累计支持756个县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每个县支持财政资金2000万元,重点用于基层站点、县乡物流、人才培训、电商园区和农产品上行等方面。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下乡,在基层设立站点,在县级设立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招募大量当地和返乡青年参与经营。综合商务部和各电商平台公开数据,到2016年底,全国建立在村一级的基层电商服务点超过40多万个,覆盖了全国约2/3的行政村。农村已经有2.01亿农民上网,1.2亿农民网购,99%以上的农村都有了网络。曾经最为头疼的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也随着电商下乡进程的加快而出现明显缓解,根据国家邮政局通报,2016年重点快递企业乡镇覆盖率超过80%,上海、江苏等8个省(市)实现乡镇全覆盖,中西部地区整体提升超过12个百分点。另据了解,菜鸟网络还通过大数据预测,将更符合农村地区购买习惯的家电、农资农具提前下沉到菜鸟县城仓库,可实现50%当日达,99%次日达;京东订单85%可实现当日达及次日达,京东物流体系覆盖全国所有行政区县。

  三、农村电商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根据商务部通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四年来共建设示范县756个,覆盖28个省区市,其中国家级贫困县有498个,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60%,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5064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8945亿元,同比增长76.8%。农村电商就业人数从不足一千万人增加到两千万人,增长了一倍。2017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5376亿元,同比增长38%。按此发展速度测算,2017年中国农村电商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大关,与早年市场预期的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相比,规模扩张明显加速。

  四、农产品上行模逐渐扩大。

  虽然农产品上行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在政府、平台、网商等钓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农产品上行规模保持较高速增长。根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农产品网络零售规模达到1589亿元。其中,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914亿元,增速虽然有所趋缓,但仍高达68.6%。农产品网上批发业务蓬勃发展,出现一亩田、中农网、农融网等大宗在线交易平台和美菜、绿链等中小额批发平台。农特微商亦成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2017(第十六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布的《2017中国社交电商和微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微商行业发展规模预计达到6835.8亿元,其中食品及保健品占27.1%,位居第三位,规模达1852.5亿元。但鉴于目前各个统计口径还不够统一,还有大量农产品是通过城镇而不是乡村注册的电商企业售出,2016年整个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应该在4000亿元规模左右或更多,有待更全面的数据监测和统计。

  五、电商扶贫初见成效。

  根据商务部通报,前三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确定的496个示范县实现网络零售额2295亿元,同比增长44.2%,高出农村整体增速6.1个百分点。其中,示范覆盖的262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457.6亿元,同比增长61.5%,高出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平均增速6.9个百分点增速。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2016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共销售292亿元的商品,有280多个贫困县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40余个贫困县超过1亿元。京东与全国832个贫困县的6003家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发掘上线283万种贫困地区商品,2016年一季度至2017年二季度,累计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商品153亿元。出现了陇南成县、安徽砀山、河南光山、山西隰县、云南元阳等各具特色的县域电商扶贫典型,一批山货顺利在网上出山,绿水青山也成为金山银山,一批贫困地区的留守人员甚至残疾人也因为电商有了新的生计。

  六、返乡创业人员明显增加。

  多用户B2B2C商城系统HiShop电商系统开发商了解到,电子商务属于较为体面也收入较高的行业,创业成本低,参与便捷,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大学生和其他社会群体返乡创业。在商务部公布全国农村网店已达832万个、带动就业达到两千万人的基础上,各领域、各平台公布的数据也充分体现了电商对农村创业的带动作用。农业部发布数据,全国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达700万,分布在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领域。除遍布全国的40多万个农村电商基层站点吸引了大量就业外,淘宝村成为农村互联网“双创”的重要载体。到2017年11月,全国发现2118个淘宝村和242个淘宝镇,淘宝村活跃网店超过49万个,带动直接就业机会超过130万个。曾经让人忧虑的农村老龄化问题,也因为电商的到来,吸引大量青年返乡。淘宝网店中个人网店总数的80%由16至40岁青年开办;农村电商中,年龄在20至29岁的占75.9%,30至39岁的占18.6%,两者合计接近95%。

  七、农村电商模式不断创新。

  从最初的都是四大板块——便民服务、农产品上行、网上代购、创业服务到各家差异化竞争,农村电商走过了不同寻常的探索之路。阿里巴巴的农村电商已经升级到了3.0版本,而且每一次的调整力度都非常大,目前定位于生态服务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和公益文化中心,但还在进一步业务调整之中;京东也由“两条腿走路”演化到“3F战略”,最后又走向了新通路;苏宁农村电商战略也提升为“三化五当”模式,并加大农村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力度;还有淘实惠提出了“县域自生态”体系,探索本地商业的互联网化闭环。最早上线的农村电商平台——赶街也在2017年三季度推出3.0版本,由农村电商向农村互联网生活平台转变。

一套系统全搞定
  • 商家管理
  • 商品管理
  • 订单管理
  • 会员管理
  • 营销中心
  • 供应链入驻
  • 财务管理
  • 支付分账
  • 商城直播
免费试用
更多产品任你选
B2B2C多用户商城系统

类天猫&京东模式系统

了解更多
B2B2B电商交易系统

全渠道订货/采购及经销商管
理数字化系统

了解更多
S2B2B电商交易系统

上下游资源整合数字化解决方

了解更多
企业集采商城系统

中大型企业数字化采购与交易
系统

了解更多
员工福利商城系统

集福利管理、发放于一体的员
工福利商城

了解更多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0元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