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规或将重击仿冒品和尾单品
工商总局出台《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后,除了网店实名制,对网售产品的商标使用权监管也将更为严厉,不少专卖“A货”的店家十分担心新法规出台后是否将进一步对各类仿冒品和尾单产品的销售造成打击。业内人士指出,《办法》的实施,或许将让卖家们面临一轮品牌使用权的“秋后算账”。
新规定让“A货”卖家心怀忐忑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为“就业难”做出贡献,也给各买家带来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尤其是仿货、尾单(一般称为A货)。《办法》中对仿冒品牌的严厉打击也让部分网店店主开始后怕。
《办法》规定,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手段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对权利人有证据证明网络交易平台内的经营者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的行为或者实施损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应当依照《侵权责任法》采取必要措施。
一位经营匡威鞋的淘宝卖家梁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匡威在中国的代工厂设在福建福清,除了少部分厂里由于线头等检验不过关而流出的“正品”外。网上所售匡威鞋几乎都为高仿A货。A货的价格肯定就比正品便宜得多。
“新《办法》实施后,工商部门和网络平台管理者会不会加紧对仿冒品的查处?如果是的话,很多小店肯定没法生存,这是我们最关心的。”梁先生说。
专家:需建立完备的举报机制
福建省电子商务协会有关人士表示,网店实名制施行后,如果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监控,仿货、尾单的服饰类商品,以及“水货”数码产品将受到直接冲击。
事实上,B2C(商家对客户)电子商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可信度,A货对消费者来说通常意味着理赔难,投诉难。对于商城店主而言,面对无数不规范的小卖家仿冒产品名称、盗用产品图片等行为,应付起来也极其困难,收集证据也会耗掉巨大的时间与人力成本。
该人士建议,控制仿冒品的前提,需要平台经营者和品牌所有者建立一个统一的监控举报机制,建立产品防伪码识别是一个方法,现在在淘宝商城开店的部分品牌已经开始建立防伪识别码,对于专供网购渠道销售的产品,可以通过产品附带的防伪识别码,进入品牌的官网查询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