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时代 网购不再与廉价划等号
2011年春节,各大商场的冬季打折促销又如约上演。跟往年一样,刘小姐打算在打折季里“扫”一双靴子。在商场的百丽专柜,她看上了一双对折的棕色长靴。不过跟往年不同的是,她没有马上下手,而是打算回家到网上查查看有没有更好的折扣。
“真让人惊讶。”刘小姐说,“在百丽的官网里,我没找到这双鞋!”更让她惊讶的是,“差不多款式的靴子,打完折竟然比商场还贵一些!”这可能是许多有网络消费习惯的人在最近一年里的深刻体会:网络购物不再意味着价格低廉。
这可算是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的一个明显例证——在经过10年的野蛮增长之后,传统企业在品牌及资金的强大支撑之下,正在改变着电子商务的游戏规则。
“我们需要做电子商务吗?”在2009年之前,传统企业面对这个问题时答案可能是模棱两可的。可是今天,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网上支付手段的升级拓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Enfodesk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728亿元,2010年全年规模达到5200亿元——恐怕没有哪个企业会对这个问题轻易给出否定的答案。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7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43%的中国企业有望进入或已经建立电子商务服务、进军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已逐渐从辅助的商业模式,变成一个主流的商业精英模式。
然而面对在线转型,传统企业也有着许多相同的困惑:如何平衡渠道?品牌怎么管理?物流如何建设?去哪儿找那些既懂电子商务又懂业务领域的人呢?
何为“电子商务”?
“什么是电子商务?”回答这个问题时,可能还有些企业会说:我们早就在做呀,网上能买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主页上也有购物的链接呀。
“不少企业把电子商务当成网站主页,以为有一个网站就叫电子商务了。”杨彬,易观国际共同创始人、易观商业解决方案公司总裁说,“但电子商务其实是小前台、大后台,在网站背后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架构。”
“如果仅仅是从主页上带来几张订单,或者带来一些电话销售,那根本不叫电子商务。”丁重阳,遨游网(中青旅旗下度假网站)总经理说,“虽然之前中青旅的网站也有很多产品介绍,从其它的平台网站上也能销售一些中青旅的产品,但与这些最大的区别是,遨游网必须给我们带来网上订单以及网上支付。”
事实上,近两年在电子商务领域里有所作为的传统企业,对其“网站”的建设和改造都可谓是翻天覆地的。泰康人寿在2008年成立了创新事业部,2009年3月,泰康在线改版后正式上线。相比之前以宣传为主的功能,新版更强调销售功能,而这一改变给泰康在线带来了网上单笔2600万的保单。
苏宁电器旗下的苏宁易购在2011年年初独立为苏宁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年度目标为80亿销售规模。“在未来十年内,苏宁易购将占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主流地位,在线上打造一个等量齐观的‘苏宁’。”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苏宁易购总经理凌国胜说。
把握天然优势
其实,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也有着他们的天然优势,首先就是品牌优势。“假冒伪劣”是中国电子商务十年挥之不去的噩梦,淘宝曾被形容为假货集散地,而传统企业在品牌上的积累,成为他们进军电子商务的一大利器。这也就让我们看到了当前电子商务的现状:网上购物已经不再意味着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