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如今,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携带和使用联网移动设备。无论是逛街还是商场购物,消费者都可通过掌上装置了解大量的零售商品信息。零售商已经明确意识到这一新兴购物现象背后的涵义。正如全球零售巨头 Tesco 首席执行官 Terry Leahy 爵士所言:“移动电话购物将经历一场巨大发展。”
电子商务机遇不仅存在于网上,也存在于商场中。单一业务在线公司可通过其网站将顾客直接引入零售商场,而敏捷型多渠道零售商可通过其传统零售网络获得竞争优势。
Forrester 分析师研究表明: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日本、中国和韩国,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一路领先。同时,欧美市场也在快速发展。低成本无线保真手机、安全支付系统和小屏幕优化网站的广泛应用,将会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
预测表明,变化节奏将日趋加快。互联网搜索巨头 Google 估计,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将从目前的4.9亿增至10亿。这一大幅度增长主要由于 BlackBerry、iPhone 等智能设备越来越受欢迎所致。其中,用 iPhone 上网对移动用户特别有效。
现在,消费者站在街上就能通过智能电话上的 GPS 地图,确定心仪商品所在的商场位置。这一应用程序不仅可以提供指引,还能让消费者登录商场网站,从而实现网上零售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零售应用程序通过这些装置下载,其中包括亚马逊这类单一业务在线零售商以及 Next 等多渠道零售商。
除了满足便利需求之外,传统零售商还必须适应顾客的关键价格预期。移动商务顾客对大量的价格信息都了如指掌,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实现价格匹配。目前,有些应用程序可将手机变成条形码扫描器,让顾客进行条形码扫描,并自动连接到价格对比搜索引擎。货比三家后,他们也许能在另一家商场或通过厂家网站直购,以较低价格买到这件商品。
这些应用程序大大方便了消费者随身携带网上零售装置。这些装置能定位商场以购买货品,并在进入商场后,协助顾客查看商品信息。如果缺货,可以让顾客进行价格对比,从其它零售商场查找相同产品。通过这一方式,将会诞生出越来越精明、干练的顾客。
在供应链层面,虽然移动商务与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相同,但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移动商务顾客可以在百忙之中,随时随地选择购物地点及购物方式。
零售商应根据来自库存网络的即时信息做出快速决策,零售商员工应接受培训和授权,负责提供价格匹配或延期保修等增值服务。同时,零售商还必须确保其网站动态更新,确保顾客在线选择其它方案时身处商场内。而且,商业街零售商应与生产厂家和供应商保持协作,以确保主要产品专属性,或者说,安排独家经营的产品。如果这类产品独树一帜或具备特殊功能,就能为零售商提供一个独特的市场优势。
如果零售商希望将客户失望率降低为零,就必须适应快速兴起的电子商务世界。在这一领域争夺客户,需要的是既能提高整个供应链库存透视度、又能将库存指向所需之处的专用技术。这些技术与工具目前都已上市,并能为零售商提供关键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