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 要么无商可务

2011-01-24|HiShop
导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月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另有统计表明,我国互联网用户是印度的5倍多,比美国的几乎多一倍,并且新的用户还在以每月600万的速度增加。大约一半的中国城市人口在使用互联网,而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也达到14%。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城市用个人电脑上网的普及率将会达到66%,与如今西欧的水平相当;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则会翻一番,达到近30%;城乡加起来,中国将会有超过...

  “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这是比尔·盖茨在十多年前的预言,现在正逐渐成为现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月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另有统计表明,我国互联网用户是印度的5倍多,比美国的几乎多一倍,并且新的用户还在以每月600万的速度增加。大约一半的中国城市人口在使用互联网,而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也达到14%。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城市用个人电脑上网的普及率将会达到66%,与如今西欧的水平相当;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则会翻一番,达到近30%;城乡加起来,中国将会有超过7.5亿互联网用户。

  在如此大的互联网用户的基础上,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全年交易规模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33.5%,2013年有望突破10万亿元。互联网知名咨询机构艾瑞研究发现,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近三年来正处在快速上升时期,整体发展环境利好。2010年电商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比如由麦考林、当当成功上市引发的第一波B2C上市浪潮、大型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

  B2C的百货化和平台化等。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环境、配套服务体系的完善,企业及个人用户对电子商务认知及应用程度的加深,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增长态势仍将继续。

 
  “宅”出来的消费观

  “没有网络,让我怎么活?”这是80后、90后的宣言,在着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看来,整天挂在网上,甚至几天不出门,宅在家里上网,是众多80后、90后的写照。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园地。这种改变让商家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等客上门的坐商行为,因为人都宅在家里不出门了,就算等到天荒地老,也难以等到“情人”来。

  宅男、宅女是伴随着网络普及而带来的一种生活现象。但是,“宅”也能成就商业利润,跟“宅”相关的很多产业现在生意非常火爆,譬如网上交易、视频网站、网络游戏等。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的行业分布比例”中,罗列出了电子商务领域排名前十位的行业,纺织服装行业以12.2%的占比名列首位。

  着名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表示,这么多年,人们一直在喊“终端为王”,在超市卖东西叫“超市终端”,在服装店卖衣服叫“服装终端”。而消费者坐在家里,通过互联网选择所需要的东西,快递公司送货上门,交易执行完毕,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终端,这个市场非常庞大。

  过去,人们都认为服装是一个需要触摸、需要感受的商品,实体店的销售应该更好一些。实际上,80后、90后的消费习惯是不一样的,他们觉得网购非常方便。

  过去,由于工作时间很长,再加上居住空间狭小,人们呆在家中的时间很少。然而,有日本调查公司对当地包含各个年龄段和地域的消费者抽样调查显示,几乎50%的人呆在家中的时间有所增加或显着增加。调查还显示,人们选择最多的4种度假方式是上网冲浪、看电视或读报纸、在家里闲坐或听音乐。

  如今,“宅经济”已经“入侵”吃、穿等各个消费领域。优衣库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实体门店数量扩张缓慢。而优衣库与淘宝商城合作的B2C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优衣库淘宝网上旗舰店销售火爆,而且没有影响实体门店的收入,上海、北京的实体店销售继续高速增长,与网络销售齐头并进。凭借淘宝的优势资源,优衣库摆脱了许多常规方式的限制,通过淘宝商城B2C平台迅速地扩大了在中国消费市场上的份额。这既实现了网络销售,又有助于品牌的网络品牌形象建设。

  尽管网络渠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UTA时尚管理集团总裁杨大筠还是认为,电子商务不可能替代传统渠道。网络渠道和传统渠道未必一定要分出胜负。未来,这两种模式是共存的,因为消费者在这两种模式中的体验不同。互联网营销的优点在于性价比高,但互联网上无法贴身体验产品。传统销售模式可以让消费者有亲身的试穿体验。所以这两种模式各有各的卖点,不可能有所取代。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电商知识及传递、交流相关电商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电商知识,请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