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信为什么不如微信?

飞信这个软件相信大家也听说过,应该还有不少人用过吧,到了现在为什么几乎没人用了呢?很明显,那是因为有了微信,飞信为什么不如微信呢?
用户体验决定成败
飞信诞生的时候,还是2G网络的时代。彼时的手机,功能远不如今天的智能手机丰富,上网体验差、资费高,更多人选择的是短信的沟通方式。不过,虽然每条短信只有一毛钱,又有套餐等各项优惠,但是积少成多,每月的短信费往往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飞信正是抓住了这一用户需求的痛点,通过手机与PC互通,短信与消息互转的功能,赢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再加上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群,最初几年,飞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到2011年年中时,活跃用户数已超过8000万,并跻身国内即时通讯软件市场第三名。
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增长态势却没能继续保持下去。2009年初,中国正式发放了3G牌照,移动互联网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各类不收费、讲求用户体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
以腾讯公司的产品为例。2011年,腾讯的微信诞生。此后,微信又陆续推出订阅号、游戏、钱包、购物等应用,不断拓展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同时,腾讯的手机QQ也针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不断更新。比如提供了PC端与手机端QQ消息同步、文件无线互传功能等。反观飞信,其擅长的短信服务被微信和手机QQ等产品不断分流,在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上,飞信的转变也相对缓慢。比如,直到2012年,飞信才放开非移动用户的注册,而此时,微信用户已突破一个亿。最终,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和竞争对手的蚕食之下,飞信逐渐走向了沉寂。
飞信为什么不如微信,主要是在用户体验上,就因为飞信没有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如今的互联网重视的就是用户体验,用户体验不好的只能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