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苏宁转型分析 借助互联网加速奔跑

2015苏宁转型分析 借助互联网加速奔跑
一直被业界认为“困”在转型路上的苏宁,近来开始借助互联网发力加速。下面我们进行下2015年的苏宁转型分析。
4月21日,一年一度的苏宁云商“2014年年度股东大会暨2015年投资者交流会”在南京苏宁总部举行。在这次会议上,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表示,2015年是“提速年”,苏宁要聚焦三大核心战场,围绕平台、商品和服务打好一系列的战役,在向互联网零售商转型的道路上踩油门加速奔跑。
去年,苏宁经营的一个突出变化是SKU大幅增长了4倍,现在已经达到800万。其中超市品类四季度销售增长400%,红孩子销售增长200%,年度活跃用户提升了100%。“可见,快消品类的迅猛增长,带动了我们商品丰富度和活跃用户迅速提升。”张近东说,今年一季度苏宁超市的增长速度在800%以上,红孩子的增长速度也在200%以上,今年全年苏宁超市的目标是实现10倍增长。
此外,苏宁大力打造的全国性物流网络已经开始突显成效,在全国90%区县实现了次日达,55个城市、152个区县实现了“半日达”,部分区域还开通了一日三送的服务,针对近千种畅销单品推出了2小时“急速达”服务。同时,在服务质量方面,去年苏宁物流的妥投率达到99%,根据中国邮政总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苏宁的投诉率全行业最低。
平台全面出击
“现在我非常有信心将苏宁带上直道,加速奔跑。” 张近东表示,借助互联网技术,苏宁已经形成了门店、PC、移动、家庭的全渠道布局。今年 “要踩油门”,是“提速年”,苏宁“要围绕着互联网零售商的定位,聚焦平台、商品、服务三个核心战场,打好一系列的战役。”
首先是平台的全面出击。“苏宁的全渠道是一个有机组合,要发挥各自优势,集团军作战。” 张近东说,店面是苏宁获取流量入口、提供用户体验最为独特的资源,同时也是低成本服务用户的载体,是O2O模式的核心。所以,一方面苏宁要调整店面结构,对那些不能成为入口,不能提供体验的门店要坚决快速淘汰;对于核心的门店,要建立起云店的新模式,优化面积及业态组合,形成销售、体验、服务、本地化营销四大功能协同的平台,提升流量、提升坪效。他透露,4月末苏宁在上海浦东、南京山西路两家云店将开业,这标志着苏宁互联网零售模式新平台的诞生,也是苏宁近几年转型成果的集中展示。根据计划,苏宁今年将在全国开出50家这样的云店。
另一方面,苏宁将发力移动端,使之成为O2O的另一个主要端口。此外,苏宁将加快拓展农村市场,在四五级市场建立苏宁易购服务站,并将推出消费金融公司“任性付”产品来开拓校园市场。
据介绍,在渠道上,今年苏宁很重要的一个决定是在零售业务上打通了苏宁易购这个品牌。“很快大家会看到‘ 苏宁易购’字样的品牌将出现在所有新开的云店上。”张近东说,在Logo形象上苏宁也进行了调整,苏宁狮子的卡通形象将与苏宁易购结合。
商品全面扩容
商品全面扩容是苏宁今年的另一个目标。“苏宁全渠道的价值必须要通过商品来体现,用户的体验、流量的引入,粘性的提升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商品丰富度。” 张近东表示,苏宁的目标是在年末至少完成3万家的规模,SKU超过1500万。同时启动KA品牌专项行动计划,从招商引进到流量支持、服务提升、系统支持,全面打造模板。
据了解,超市、母婴是苏宁自营突破的重点。自从去年超市母婴品类发力以来,苏宁的平台复购率从2次提升到9次,而超市品类用户中,36%购买了小家电,20%购买了3C产品。所以,苏宁今年所有的品牌推广、采购优化的工作重心将全面向母婴、超市倾斜,打造行业前三位的规模及供应链能力。
海外商品需求的井喷让苏宁看到了机会,海外购将是苏宁扩充商品品类的另一有力途径。张近东说,苏宁已具备海外供应链的先发优势,苏宁将充分利用日本Laox、美国苏宁和香港公司,建立海外采购团队,大力开拓海外商品,满足海外购用户的需求。苏宁的自营团队优势和保税物流体系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品质、快捷的服务。
张近东认为,商品经营的另一个方面,是将C2B固化下来,将消费者需求与生产研发制造无缝连接起来,一方面满足消费者对定制的需求,商品体验大大提升;一方面满足供应商对效率的需求,研发和推广效果大大提升。据介绍,苏宁也正在加紧供应链的变革和整合,以进一步提升效率。目前,美的、海尔、TCL等优势品牌和华为、中兴、魅族、锤子等新兴品牌都已经有专门的团队与苏宁基于C2B在联合办公,在项目推广、新品包销等方面都展开了全面的合作。“年底差异化产品销售占比目标一定要突破30%。” 张近东说,商品扩容、供应链变革是苏宁互联网零售的核心要素。
发力服务产品
随着物流、金融、大数据等业务的日臻成熟,今年,苏宁将在服务商品方面要全面发力。苏宁的战略是,借助互联网工具,将苏宁在零售行业积累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能力升级为物流云、金融云和数据云,转化成社会化的产品对外开放。张近东称,核心服务能力的全面产品化是苏宁互联网零售的重要保障。
根据计划,苏宁的物流云、数据云、金融云从业务上要全部产品化经营,从组织上要全部独立公司化经营,根据物流、金融的特色,直接是以子集团的定位进行运作。尤其是物流上,苏宁物流集团将平台建设开发、资产管理增值、仓配技术运营进行全面整合,从而在模式、规模、效益上形成独特的优势与竞争力。今年一季度,苏宁物流已经对外开放,成为独立运营的子集团。
和京东、阿里等大电商的做法类似,苏宁近几年围绕消费者综合金融、供应链金融整体解决方案等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云,如先后推出的易付宝、零钱宝等支付和理财产品已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
张近东透露,苏宁“数据云”6月份也将上线运营。
据介绍,苏宁服务产品的立足点首先是苏宁生态体系内的合作伙伴,而目标则是帮助合作伙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内部测评分析来看,苏宁提供的这些服务产品由于建设运营成本的特点,将会大大低于合作伙伴在公开市场上采购的服务,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还将下降。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苏宁物流、数据、金融产品在合作伙伴中的应用渗透率的提升,必然使得苏宁作为零售商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能力、服务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而伴随着合作伙伴的成本下降,也将使苏宁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并带来消费者价值的提升。
“未来苏宁的盈利,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差价,我们带来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张近东说,随着这些服务自营的后台服务能力转化为对外开放的服务产品,过去的投入、成本中心转变成为公司的利润中心。
相对行业而言,在战略转型的前5年,苏宁云商的增长比较缓慢。不过,随着O2O转型瓶颈的突破,苏宁云商2014年Q3业绩开始提速,Q4实现了盈利,根据我们的苏宁转型分析,2015Q1则成为苏宁五年来增幅最快的一个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