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入局房产O2O 掀起生态大战

2015-10-30|HiShop
导读: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购房是一件大事,但同时也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耗费购房者大量的时间、精力。...

  巨头入局房产O2O 掀起生态大战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购房是一件大事,但同时也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耗费购房者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各种房产O2O的新型交易模式开始兴起。不管是地产巨头还是互联网巨头,他们都把目标瞄向了互联网+地产,不过与众多的房产O2O平台不一样,巨头入局房产O2O,并且他们想要打造的是一个生态平台,而非一个简单的线上房产交易平台。

  百度再亮直达号这张牌,完善房产O2O生态

  早就今年5月份,万科地产就上线了直达号,随后万达地产也与直达号达成了战略合作,地产巨头们借助直达号都获得了不错的战绩。日前,百度直达号又正式发布了“百度房产平台”,发出了全面进军房产O2O的信号。

  PC端的百度房产早就已经拥有了二手房和租房业务,并与58、赶集、百姓网、搜房、安居客等众多的房产平台以及中介公司达成了合作。百度直达号房产平台目前已经覆盖到了北京新房领域70%的在售楼盘,后面将尽快接入国内重点一二线城市的开发商与服务商,覆盖到这些城市的新房、二手房、租房等服务,做深做透。那么,百度房产平台打造房产O2O生态具有哪些优势?

  首先,百度直达号房产平台具有强大的入口优势,在PC端拥有百度搜索,移动端拥有百度地图、手机百度等超级入口。百度通过基于庞大房产类的检索数据和流量以及自身生态的大数据优势,能够最有效地实现购房者与买房者的需求匹配,借助消费者的搜索习惯以及数据,百度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消费者的潜在心理需求,并给消费者推送其最合适的房子。

  其次,对于开发商来说,在百度直达号开设旗舰店能够帮助开发商快速树立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直达号里面可以直接提供预约看房,或者进行来电转接、预约看房专车等,发挥,缩短服务路径,提高交易效率。

  其三,百度房产平台提供整套线上和线下的支付能力,打造支付闭环,采用T+1快速结算的方式,满足代理和开发商尽快回款、盘活资金流的诉求。

  其四,通过百度房产平台能够帮助传统开发商实现无缝对接最前沿的科技。比如通过云直播或者将平面广告与3D户型合而为一的方式,让消费者最真实地在线上就能感受到房子的实际情况,增强购房者的现实体验感。又比如,通过度秘与社区服务深度结合,建立智能社区服务平台。

  未来,百度房产平台还将面向媒体、房产金融机构、社区服务陆续开放搜索能力。对于购房者而言,一方面,利用信息检索优势汇集优质房产信息,提高购房者决策;另一方面,引进房产金融机构,帮购房者更便捷对接购房贷款等金融服务,这对于大多数没有实力付全款的购房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便利。对于地产商和销售商来说,也能更精准的挖掘、吸引潜在用户,提升交易效率。

  相对于很多平台来说,百度进军房产O2O的确有着其优势所在,但是百度房产在某些方面也面临着挑战。最主要的是虽然百度作为巨头,拥有强大的入口优势,但是当前的房产O2O市场正处于一个江湖混战的局面,除了搜房、房多多等电商平台,还有很多传统房产代理商等都在介入这个市场,竞争程度的激烈可想而知。

  腾讯通过入股乐居打造房产O2O生态

  在进军房产O2O之前,腾讯房产作为资讯平台,也为自身积累了大量的房源信息以及相当的客户源。而在今年的年初,腾讯就从易居手中购买了乐居15%的股份,正式宣告向房产O2O生态发起进攻。乐居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一个房地产O2O整合服务平台,服务于新房、二手房和家居三大领域,业务包括电子商务、在线广告和二手房挂牌服务等,为房地产全业态提供O2O营销服务体系。

  从房源的角度来看,不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腾讯房产借助资讯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房产资源,入股乐居之后,腾讯在房源上也就具备了更多的资源,这个是很多平台都难以在短时间内追上的。

  从客户源的角度来看,依托于腾讯房产、乐居两大房产平台,腾讯房产O2O在客户源上也积累了一定的购房用户。在PC端,腾讯房产作为一个房产信息资讯平台,在流量入口上也具有较大的优势。

  而从整个房产生态的布局来看,腾讯房产借助入股乐居,打通了新房、二手房、金融、装修等系列任务,同时利用微信支付打通支付闭环。腾讯的布局同样远远不止满足于房产交易,而是基于整个房产O2O的生态圈建设。

  从售后服务角度来看,腾讯也一直都在努力地加强社区O2O的布局,与百度“度秘”一样,腾讯通过借助社区O2O平台打通缴费、消息推送、物业管理、生活服务各环节,构筑从营销到社区后服务市场的全产业链生态。

  不过对于腾讯打造房产O2O生态,有两个缺陷是腾讯房产比较致命的。

  缺陷一:腾讯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的一搜巨舰,但是微信的社交属性却始终是其最大的特性,微信很难成为腾讯房产O2O的巨大流量入口平台,这一点从微信给大众点评、京东等平台的导流效果就可以看出,更何况腾讯房产还没有接入微信入口。各个地产商只能打造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来培养自己在微信端的入口,但是这个却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成本来做运营与推广的。

  缺陷二:腾讯的房产O2O平台仍然只是建立一个简单的信息服务平台,并没有真正为用户解决购房需求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利用大数据与智能技术来为购房者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一点腾讯房产需要加强。

  搜房网,基于媒体发展壮大转向O2O生态布局

  搜房网已经是一个集合了新房、二手房、租房、装修、金融、商铺、写字楼、资讯等一体化的房产小巨头,其房产业务甚至已经拓展到了海外市场。

  其一,与百度、腾讯的房产O2O平台模式不同,搜房网如今则是直接拿到了开发商的代理权,同时搜房网还通过入股世联行、合富辉煌等代理行来加强对开发商房源的获取,然后自己来销售房子,所以搜房网的房产O2O生态更多像是一个基于自身的房产生态。有了这个直接的代理权,搜房网对于房源的掌控力就更强。

  其二,与腾讯房产一样,搜房网过去一直都专注于房产资讯方面的服务,这为搜房网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正式基于客户资源的积累,让搜房网打造自有的房产O2O生态体系有了基石。

  其三,搜房网毕竟在房产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在很多城市都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竞争壁垒,其业务范围也拓展到了国内多个城市,甚至包括一些海外城市,这是其他平台在短时间内难以追上的。

  也就是说,搜房网打造自有的房产O2O生态体系无非就是基于两个核心,一个是开发商资源,另一个是客户资源,但是这种自有的房产O2O生态很难真正成为大赢家。

  第一,搜房网的这种自己代理、自建销售团队的模式虽然能够更好地控制上下游,但是却让平台的扩张速度受到了影响。一方面,自建庞大的队伍意味着成本的不断攀升;另一方面,自己代理、自建销售团队无疑是抢了很多传统房产代理商的饭碗,必然也会受到这些代理商的一致抵抗;还有一个方面,在房源的代理上也会受到限制,毕竟不可能所有的地产商都会把房子代理给搜房网来销售。

  第二,搜房网在售后服务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相比百度“度秘”通过人工智能来提供社区服务,腾讯通过微信提供社区服务而言,搜房网的社区服务体系还远远没有搭建起来。从目前来看,搜房网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与实力去打造一个庞大的社区服务生态。

  房产O2O生态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

  说到BAT三者之中的阿里,其在房产O2O生态的布局是进展最为缓慢的。其实很早之前,天猫平台就可以开始试卖房子了,不过由于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天猫随后在房产上进展就变得缓慢起来。但是天猫对于家装的布局却显得比较积极,眼下天猫正在积极整合资源打造家装一站式服务,不排除未来天猫会全面向房产O2O发起进攻。其他诸如一些传统的房产代理商链家地产、经纪平台模式房多多等都在向房产O2O靠拢,眼下他们都还只是针对房子的交易以及地产金融上有些动作,他们对于打造整个房产O2O的生态也都虎视眈眈,但是要打造一个完整的房产O2O生态,对于他们来说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

  第一个难点:整合资源。要打造一个巨大的房产O2O生态并没有那么简单,必须要整合所有的开发商、中介、代理商、金融以及家庭生活服务等,这个不是一般的公司所具备这个实力的。

  第二个难点:售后服务体系的搭建。房产O2O的最重要一个环节就在于售后,这几乎是所有的房产O2O平台都在忽视的一个点。其实这个售后就是今天很多地产巨头都在布局却都做得不太理想的社区O2O,而百度在生活服务的O2O体系上却已经比较成熟,如今还能借助度秘这个人工语音智能。当然,腾讯如果加强了微信的服务功能,也可以做社区服务。

  第三个难点:如何匹配购房者与房源。目前几乎所有的房产O2O平台也只是提供了一个房产的信息展示平台,如何选择最适合购房者的房源,这个仍然需要购房者自己去多方面的考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送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这个却是很多公司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的,一个是技术水平不够,另一个是大数据积累不够。

  总体看来,房产O2O作为解决传统房产销售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打造生态的核心还在于如何帮助消费者找到最称心如意的房子,以及房子卖完之后如何能够提供更智能化的售后生活服务,这个才是生态的核心关键所在。既然是生态,就意味着开放,搜房网的自建生态模式难以匹敌百度、腾讯的开放生态模式,但是随着百度、腾讯这两大巨头的介入,这种房产O2O的全生态模式必然是对过去房产电商的一种新的颠覆,天猫以及其他房产O2O平台必然不会坐以待毙,房产O2O生态大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头条推荐
产品推荐
  • 新零售

    hishop新零售,集结多样营销活动推广功能,支持无限发展…

    查看详情>>
  • 移动云商城

    基于微信平台,集结多样营销活动推广功能,支持无限发展…

    查看详情>>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_2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