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VC/PE投资热度下降 募资额环比大增
受到元旦、春节等假期的影响,1月VC/PE投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金额上都创下新低。相对于整体投资热度锐减,互联网行业的投资热情继续高涨,其中细分领域电子商务获得投资最多。
同时,由于创投机构争相投资后期项目,致使投资价格不断抬高,而二级市场“跌跌不休”,创投机构IPO退出利润空间不断下移。在此背景下,投资机构不断挖掘早期项目,投资阶段前移,在1月发生的27起投资案例中,投资于初创期和扩张期企业的案例达三分之二。
投资热度锐减
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今年1月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仅发生投资案例27起,其中披露金额的20起投资案例,涉及金额约6.54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涉资约3269万美元。
这27起投资案例共有10起投资互联网行业,占比高达37% ,其中细分领域电子商务贡献了5起投资事件。随着网上零售交易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参与到电商投资中。机械制造行业以4起投资案例位列第二;并列排在第三位的是化工原料及加工、纺织及服装行业,均发生两起投资事件。
从披露的投资金额看,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表现醒目,两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为2.65亿美元,占比高达40.5%。这两起投资均为PIPE投资,其中,1起来自长科投资、恒丰融升和盛世美林对宜化化工的投资,达2.07亿美元;1起为霸菱亚洲对美即控股的投资,金额超过5800万美元。
纺织及服装行业位于第二位,1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1.64亿美元,这起案例便是德太集团和新加坡政府投资机构对李宁有限公司的投资。李宁有限公司向德太集团和新加坡政府发行7.50亿元的可转换债券,并且以3.49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5300万股股份给德太集团旗下TPG亚洲基金。排在第三位的是连锁及零售行业,同样仅有1起投资案例,金额也达到1亿美元。
投资项目前移
由于二级市场低迷,1月VC/PE投资定向增发出现间歇性停止,而在发生的27起投资案例中,投资于初创期和扩张期的企业数量达三分之二。由于VC/PE机构之间竞争愈加激烈,优质项目资源稀缺,机构不断挖掘早期项目,投资阶段前移。
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2012年1月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20笔退出交易,其中IPO退出达18笔,另有2笔为并购退出,退出笔数有明显减少,VC/PE寻求多元化退出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分析,此前由于创业板创富效应,创投机构哄抢PRE-IPO项目,造成投资回报下降。此外,股市持续低迷,尤其是创业板表现不佳,为寻找更安全、获利更大的项目,更多创投机构开始沉下心来投资一些具有成长性的早期项目。
事实上,虽然早期项目投资成功率更低,但投资成本也要低,同时VC投资还可以通过企业的后几轮融资实现退出,不依赖IPO退出,获利往往也能达到数十倍。
数据显示,2011年专注于早期投资的VC机构在中国内地市场募集资金282.02亿美元,为2010年111.69亿美元的2.53倍。投资方面,共发生投资案例1503起,其中披露金额的1452起投资涉及投资金额127.65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分别达到2010年的1.84倍和2.37倍。
VC/PE募资额环比大增
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1月份中外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基金数共计6只,环比下降72.7%,其中已披露金额的有5只,新增可投资中国内地资金额为42.89亿美元,环比上升91.2%。新设立基金共计10只,目标规模70.24亿美元。
新募基金数大幅下降,募集金额却不降反升,缘于弘毅投资第五期美元基金和黑石第六期基金这两只基金的最终收官。弘毅第五期美元基金总规模为23.6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9.60亿元,将专注于国企改制和成长性投资两大领域,并专注于中国市场的跨境投资。黑石第六期基金于2012年1月结束长达四年的融资程序,融资总额达160.00亿美元。
此外,1月中外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设立基金10只,目标规模合计70.24亿美元。其中,目标规模最大的是南京建宁紫金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