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淘宝反腐口水大战,看企业公关的调性
昨天淘宝系围殴《IT时代周刊》那真是火爆异常,从态势高管到小二,从大店长到小店主轮番轰炸,呈现出秩序井然的公关站队的态势,口水战如果靠水量取胜,淘宝系必然赢了,可惜不是,昨日大战我总结如下:
“是不是腐败?”“可能有,但不能这么说”“是不是腐败?”“这都是我们披露过的”“是不是腐败?”“不就是我们没投广告么”“是不是腐败?”“以后也不投”“是不是腐败?”“我以前是中国企业家的”“是不是腐败?”“你们老板有问题”“是不是腐败”“没有职业素养”。“是不是腐败?”“你们是抄的别人的段子”“是不是腐败?”“文章写得软弱无力”“是不是腐败?”“现在的媒体还有良知么”“是不是腐败?”“我用我们全店员工的良知担保”------事实证明,事实并不重要,立场都是由利益决定的。
由此,讨论一下企业公关的问题。
其实想看企业公关,就去看央视315之后的各大曝光企业的反应,还是有经典之战的,包括各大事件爆发后的反应,也可以看出我国企业整体公关水平不高,当然主要还是高管素质不高导致的。一般说来,牛逼的最后必死,基本都是口水淹死的。不说话的也必死,因为不说话是最大的牛逼。能活的一般都是不卑不亢的,或者负隅顽抗的,前提是,先要承认事实,然后再提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去抢占道德制高点。
抢占道德制高点差不多是我国论战中不二的法门,大家从来不关心事实如何,基本关心的都是你如何。假如你之前作奸犯科、随地吐痰,甚至你公司偷税漏税基本都可以作为你道德不可靠的论据之一,既然你道德不可靠的,那么你说的就不可靠,论证完毕,无关事实。所以我要高声批判这种做法,还是要给“二奶反腐”留一个绿色通道的。不然每个腐败的贪官都会说,不就是因为我没给你钱么,你就来告我。本句只是举例,绝无映射淘宝某高管的意思。
第二不要做得就是摆谱,比如那个每天吃六个胶囊无害的专家大叔,虽然人家说的是实话一样被骂的狗血喷头。诸如我原来是人民日报的,你是中国企业家的,所以我就比你水平高,我就比你道德完备的逻辑,只有政府的人才有如此觉悟。英雄不问出处,小人狐假虎威,多半如此。
以上两个问题,其实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公关的调性。首先你自己要先道德上站的住脚,在以此为基础去解释或者反驳,总体状态还是要呈现不卑不亢的态势,千万不要盛气凌人,千万不要居高临下,千万不要质疑对方的道德水平,更不要质疑对方的动机,先去看一个问题,“是不是事实”,然后,是事实的如何解释,不是事实的,如何解释。记得,是解释,不是反驳。作为资深辩论人士,我可以负责的说,辩论的立场是双方抽签决定的,辩论的胜者,是评委决定的。你说的越多,越体现自己的素质和价值观,旁观者对此的判断,也就越清晰。
所以烦请各位公司高管,噤声。别把自己那点可怜的价值观,和高大的公司形象做个相映成趣的对比,所谓站得高,摔得远,不妨低调一点。
所以,假如你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要么是你站的不够高,要么是你在做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