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子商务井喷形式不匹配 物流业压力巨大
事实上,除了业务量的暴增之外,无法衔接的原因在于,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不匹配。对于当前的物流体系来说,90%以上的仓库、设施、人员乃至系统等主要资源都掌握在尚未参与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中,都还主要运行在传统产业的需求环境中,无论是改造仓库运作、提升配送速度还是建立到户交付能力,当前掌控主要资源的物流主力军尚未做出及时反应。“现在与电子商务联动起来的仅仅是新生力量快递公司。”
“物流需要外行人来搅一搅。”这句一个月前马云说的话,却让近2个月内的物流业思潮涌动。因为发展了十多年的物流业发现,面对急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市场,却不知如何才能不落下自己的脚步?
可以看到的是,除了高调的阿里巴巴,其实京东、当当等电子商务企业都已经大规模投入于物流能力的建设,他们的介入将彻底打破电子商务行业与物流行业的界限。“当下的情形看似有些混乱,很多电子商务公司既忙于搭物流平台,又要自己做配送工;很多物流企业配送忙不过来,还想做一体化平台。”一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将以互联网的精神重新定义物流服务的内容和标准,他们中的成功者可能会成为中国市场平台型物流公司的标杆。”
这样的预测并非空穴来风。据统计,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总额达4500亿元,比5年前增长22倍,每天流转的快件量高达1000万票。但在物流行业内,90%以上的物流企业尚未踏入电子商务服务领域。对于那剩下的10%物流企业来说,这样的数据对比更像曾经历过的移动互联江湖一样,充满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