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5000微信公众号被整顿,净化朋友圈开始!

2016-08-26|HiShop
导读:国家工商总局7月8日公布《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等未经审查,不得发布;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

  国家工商总局7月8日公布《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等未经审查,不得发布;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付费搜索广告应当与自然搜索结果明显区分。《办法》强调,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未经允许,不得在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中附加广告或者广告链接。互联网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朋友圈微商”不解释,大家都懂,具体整顿预计从9月1号开始。但是针对“微信公众号广告”的净化严打行动,已经提前展开。最近几天,无数商家私下爆料——通过公众号派出去的图文硬广,被删率高达70%+,部分公众号甚至因为发布“黑五类”广告被直接封号。因为上次老匡爆料3000家分销商城被封杀,导致很多不明真相的傻子骂我造谣,所以这次直接摆数据,懒得解释。老匡统计了“西瓜公众号助手”上最近3天有关欺诈类的违规文章,发现从24号晚上开始,“黑五类”广告的违规被删文章数量突然激增,涉及公众号超过5000。

重磅:5000微信公众号被整顿,净化朋友圈开始!
 

  一、为什么微信突然严打广告?
 

  1、因为违法、色情、低俗、欺诈等垃圾广告泛滥,朋友圈活跃度跌至低谷。在今年7月的一份2000名微信用户调研中,35.8%的受访者有意愿“关闭朋友圈”。如果再不强制严打,微信接下来要面对的就不再是如何盈利问题,而是生死存亡问题,此为断臂求生。
 

  2、2016年7月4日,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1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首次将广告主的范围扩大到自然人,包括网络红人、大V等自媒体,个人在朋友圈里发布违法广告也将担责。这是历史上首次,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红人、大V)、甚至是个人被纳入互联网广告监管范畴;并且工商总局点名要求微信、微博等信息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制止发布违法广告,注意,这次是直接点名。因此微信配合有关部门工作,也是顺势而为。
 

  二、为什么严打从微信公众号广告下手?
 

  《办法》共29条细则,不难看出微信公众号最易违规,例如:
 

  1、《办法》规定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等未经审查,不得发布。但是公众号广告投放量最大的黑五类产品主要涵盖药品、医疗器械、丰胸产品、减肥产品、增高产品……所以被强制严抓在所难免。
 

  2、《办法》规定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公众号诱导用户扫码例子太多了,不赘述。
 

  3、《办法》规定互联网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大部分公众号号主只管接单,基本不曾试用过该产品。
 

  4、《办法》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据悉,腾讯广告联盟服务平台8月24日发文称已作出相应措施,以后发布的广告统一自动添加“广告”标识,建议以后公众号号主也可在文章标题前主动添加“广告”字样用以区分,不然轻则删帖,重则封号。

重磅:5000微信公众号被整顿,净化朋友圈开始!
重磅:5000微信公众号被整顿,净化朋友圈开始!
 

  三、微信严打广告,下半年怎么办?
 

  官方早就对微商和垃圾广告号咬牙切齿,按兵不动的原因是微信支付业务不得不阶段性依赖这两个群体。但现在朋友圈活跃度下降,《办法》出台,逼得他们没办法,只能痛下杀手净化朋友圈,打击一切刷屏与垃圾广告。至于支付业务,微信早已在一二线城市商户中普及。而且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微信支付业务的重心是着手布局全国县城与乡镇,这意味着微信支付将不再依赖微商与原住民商户,他们终于能放心大胆的净化朋友圈了。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微商与原住民商户们,下半年必然举步维艰。没办法,你们的商业模式从来不进步,而微信一直在突破,被一脚踢开是迟早的事,这就是思维的差距。
 

  微信这次强制严抓黑五类广告,意味着寄生在微信上年产值百亿的黑五类产业链条被无情熔断,也意味着“300%~2000%超高毛利+超高广告费用投入+超低转化”不断洗用户模式的覆灭。这几天,黑五类商家与公众号号主们失魂落魄,坐立不安,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体会着“财富的转瞬即逝与事业的一落千丈”。净化了微信网络环境,对微商确实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也激励着商家做更多的改变,尤其一微商为主导的商家。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