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2011焦点:“黑马”京东 团购突变

2012-01-05|HiShop
导读电子商务现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回看远去的2011年,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十分热闹,京东商城被认为是一匹黑马,独领风骚,斗当当、战阿里,京东商城当家人 刘强东 一跃成为2011CCTV年度经济人物。同时这一年,被认为一种新型电子商务的团购模式在异军突起后开始...

  电子商务现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回看远去的2011年,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十分热闹,京东商城被认为是一匹“黑马”,独领风骚,斗当当、战阿里,京东商城当家人刘强东一跃成为“2011CCTV年度经济人物”。同时这一年,被认为一种新型电子商务的团购模式在异军突起后开始风云突变,裁员、倒闭不绝于耳,从鼎盛期的5000多家开始大幅缩水,许多团购网站无声而来旋即又落寞而去,众人的目光也就盯在美团、拉手、窝窝团、高朋、F团等十几家团购网站身上。

  “黑马”京东

  2011年可能算是刘强东创业以来最痛快的一年!

  “我们马上会停止支付宝的合作,因为它的这个费用率一直是快钱的四倍以上,对我们来讲这个居高的成本实际上已经损害了我们客户的利益。”就在今年5月17日,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对外宣布,“别家支付费率都已经降低到了合理水平,支付宝不降,我们每年都要为此多支付500万-600万元。”

  刘强东当时进一步对外透露,京东商城已经开始与银联合作筹划自己的支付体系。众所周知,支付宝目前是第三方支付领域的老大,也是电子商务老牌“霸主”马云率领的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核心业务之一,虽然马云当时将支付宝拨离了出去,但即便如此,支付宝与阿里系的关系还是密不可分。

  刘强东敢于叫板支付宝的勇气让业内震惊,然而事实上这还只是刘强东2011年单挑阿里系的序幕。

  5个月后即10月24日,刘强东的一条微博又拉开了与阿里系的第二次“交火”。“一家网站未经我们允许直接抓取我们所有的产品评价,这些产品评价是京东花费了价值过亿的积分激励用户写出来的,你怎么也要打声招呼吧?实在难以相信这是一家整日倡导"新商业文明、诚信"的公司所为,这和鸡鸣狗盗行为有何分别?”

  虽然当时刘强东未点名,但随即阿里系的一淘网给出反应,一淘官方微博随后“接招”称,“刘总您不点名批评,我们帮您,您说的是一淘。此前您说因费率过高停用支付宝,我们没说什么,您又说一淘抓取评价信息,作为购物搜索,一淘就是要让互联网透明,给消费者更多实惠,新商业文明和诚信,您可以不信但我们信,竞争是市场必然,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京东与一淘的“战争”随后公开化。10月25日,京东商城对外宣布在用户评论信息的搜索规则中屏蔽一淘。一淘随后应战,一方面停止对京东的抓取,另外表示愿与当当、苏宁展开合作商谈,最后还争取亚马逊中国和国美官方商城的支持,试图孤立京东。

  刘强东毫不示弱。不过两个星期,即11月7日,在京东商城供应商大会上,刘强东直接剑指阿里系的淘宝商城,放言“5年之内,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B2C肯定会超过平台式经营的淘宝。”他同时透露,“2008年第二季度,京东商城的发展速度第一次超过淘宝,而今年,京东的增长速度是淘宝的3倍。”

  众所周知,京东商城以在线销售IT数码起家,时下其发展成综合型网络零售企业,覆盖家电、数码通讯、电脑、日用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等不同品类的上百万种商品。刘强东将京东比做网络版的沃尔玛。

  就在2010年12月,京东在进入图书市场时与以图书销售起家的当当网发生过一场战火,如今看来,当时刘强东实在有“牛刀小试”的味道。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第3季度,京东商城以37.8%的市场占有率达在中国自主经营式B2C网站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超过第2名至第10名的总和。不过在含平台式B2C统计中,京东商城则只能屈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8.6%,老大淘宝商城占50.9%。

  显然刘强东不想在B2C市场让淘宝商城领先。据悉让京东有如此勇气的原因在于其资本力量的支持。就在今年5月,京东商城完成了C轮高达15亿美元融资,这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市场迄今为止单笔金额最大的融资。这或许是其敢于叫板电商“一哥”马云的强大后盾。

  2011年,刘强东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动作受到高度关注,其不仅坐上了电商“二哥”的宝座,更是成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12月12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揭晓,刘强东与威盛公司董事长王雪红中兴通讯(000063,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史立荣等人当选。

  央视给出刘强东的获奖理由是:“2004年他做出疯狂的决定,关闭所有的店面,将线下的经营搬到线上。每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用户互动。微博粉丝直冲百万。上门配送风雨无阻。他电子产品的价格比同行低6%,连续6年创造200%的增长。一时间讨伐声四起。在质疑声中刘强东获得融资数亿美元,再次把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他用数字证明,后来者同样可以居上。”

  团购变局

  盘点2011年电子商务领域,团购是个不得不提的话题。

  众所周知,团购是近年互联网领域最热的概念。对其定义,说法不一。有观点称,团购是一种典型的B2C型电子商务。不过也有观点称,团购即为一个团队向商家采购,国际通称B2T(Business To Team),是继B2B,B2C,C2C后的又一电子商务模式。

  无论如何,团购已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成员之一。今年2月,团购鼻祖Groupon联手腾讯入华一事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两家合作推出团购网站高朋网上线。当时有消息称,Groupon与腾讯双方各出资5000万美元,分别占50%的股权,并由腾讯派出欧阳云作为合资公司CEO人选。

  据《2010年国内网络团购行业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国内团购网站数量就已是2612家。而团购导航网站领团网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全国团购网站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610家,即9个月时间新增了惊人的2000家。

  盛极而衰是历史的必然,团购也不例外,互联网历史一个概念最终能成就的也就那么几家。就在团购网站处于炙热之时,寒冬同时到来。团购网站大幅裁员、业务收缩、关门之声开始大量涌现。其中可以知道的就有团宝、24券、高朋、拉手、窝窝团等知名团购网站出现过裁员甚至撤站,更有甚者出现变故甚至夭折连点声音都没有。

  团购导航网站团800发布的《2011年10月中国团购市场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当月全国团购网站总数首次出现负增长,10月份仅新增16家团购网站,因页面无法访问、停止更新产品、业务转型等原因被视为停运的团购网站共计1017家,总数跌至4057家。对于此前的5000多家,即1000多家团购网站两个月时间“人间蒸发”,不过这种情况显然还不会停止。

  大浪淘沙,强者横强。团购既能出现当然也有其生存的理由,不过谁能笑到最后则值得研究。据团800发布的《2011年11月份中国团购市场统计报告》显示,11月团购成交额约14.5亿,约4565.2万人次参与购买,分别增长约20%和12.6%。同是,团购行业首次出现了“2亿俱乐部”:美团网销售额2亿5491万,窝窝团销售额2亿2990万,拉手网销售额2亿2536万。

  美团网、窝窝团、拉手网目前成为团购三强,三家的合计销售额占到整体团购市场半壁江山,因此成为各方关注团购的重点。

  美团网被称为国内最早的团购网站,今年8月,宣布已正式完成B轮5000万美元融资,而且资金已全部到账。该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北极光、华登国际及红杉等另外三家风险投资机构跟投。

  窝窝团今年5月25日宣布正式启动美国IPO(首次公开招股)程序,成为第一家正式进入上市轨道的中国团购企业。同天还宣布,已获得鼎晖、天佑、清科等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的战略投资,该轮融资规模预计2亿美金。

  拉手网4月份宣布完成C轮融资1.11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差一点成为国内第一家IPO的团购网站。今年10月29日,拉手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文件,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规模为1亿美元,股票交易代码为“LASO”。不过不久,却传出取消IPO的消息,据悉因为有财务问题,如今拉手IPO也成了悬念。

  而另一家不得不提的团购网站是高朋,不得不提的原因在于其合作双方Groupon与腾讯的实力,虽然其目前在团购市场未进前三,但高朋的背景却不得小觑。今年11月6日,团购鼻祖Groupon在纳斯达克成功IPO,收盘报26.11美元,以此计算,市值为16 4.6亿美元。不过Groupon的成功却没有带给高朋好运,就在今年12月初,高朋还遇到了团购天梭表“假货风波”,显然这对高朋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无论如何,纷繁变幻的2011年即将远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商业的重要地位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就在今年10月18日,商务部发布了《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将达80%以上,应用电子商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将占中国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0%以上,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

  相信这对电子商务的从业者来说, 是一个好消息,而谁将在电子商务领域笑到最后,也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电商知识及传递、交流相关电商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电商知识,请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