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前景明朗 优惠政策将陆续出台

2010-07-01|HiShop
导读最终印发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文件明确表示,将抓紧研究出台扶持三网融合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网络建设和业务应用的财政、金融、税收、产业等政策。...

        随着试点方案的尘埃落定,三网融合带来的投资机会和广阔市场前景也日益清晰。本据了解,最终印发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文件明确表示,将抓紧研究出台扶持三网融合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网络建设和业务应用的财政、金融、税收、产业等政策。

  接近决策层的内部人士透露,工信部、广电总局、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可拉动投资和消费6880亿元

  据三网融合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邬贺铨估算,未来三年三网融合可拉动投资和消费6880亿元。其中,广电有线网络双向改造、机顶盒产业升级和音、视频节目内容信息系统的建设投资,就将达到2490亿元。

  “如此长期大规模的投资,单独某一方或某家企业是很能承担的。”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表示,同时由于处在业务初期,投入也难以马上获得回报,因此政府的支持与投入显得很重要,不过他表示关键还是看具体的措施与政策。

  事实上,对于广电企业来说,政府的支持或许更为关键。数据表明,广电业全年的收入总额约为2000亿元,而电信业去年全年的收入达到8424亿。

  同时,多年来,处于政策保护下的各地广电企业市场化运营观念明显落后于电信运营商,而广电业自身的条块分割特点决定了全国性运营商难以组建。

  为此,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提出,将由国家投入资本金,并吸取中央、地方广电机构出资,采取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增资扩股等方式整合省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此基础上共同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据相关人士透露,国家投入的资金或高达百亿元,国家投入的资本金和股权融资将用于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改造以及业务支撑管理系统、技术系统和监管系统等领域建设。

  另外,国家相关部委将联手出台财政、金融、税收、产业等支持政策,地方人民政府也将结合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进一步加大对三网融合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三网融合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网络建设和推广应用所需资金。

  “三网融合的实施运作最终是通过企业来实现,因此地方政府的态度也十分关键。”银河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许耀文对本报记者表示。近日,歌华有线就获得北京市财政局下达的2010年第一批专项政府补贴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北京市推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工程。而根据北京市政府的规划,2010-2011年还要分别推广100万和130万高清交互用户。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最先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最终方案里面网络建设被作为重点单独提出。方案明确表示,要加快网络建设改造和资源共享。

      根据方案确定的目标,到2012年,试点地区(城市)有线电视接入网实现广播下行带宽超过每秒2吉比特,窄播下行宽带超过每秒1吉比特,宽带接入能力超过每秒100兆比特,并且以光纤同轴混合网为基础,推进光进铜退和光纤到户。

  “各个子行业发展方面,以网络建设为主的光纤光缆设备类、电子信息板块将首先受益。”广州证券分析师钟楚宏分析表示,三网融合前期的重心在网络建设与改造,需要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等,这将对中兴通讯等公司形成直接业务拉动。

  “未来有线网络领域投资的重点将集中在广电双向网络改造领域。”中兴通讯一位专家表示。

  据介绍,双向网络改造涉及数字电视转换软硬件领域,其中包括CAS、CA、机顶盒等,这方面广电领域的公司占据一定优势,而涉及“EPON+EOC”、“EPON+Lan”、“CMTS”等技术领域,则电信领域的厂商具备较大的优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实现三网融合,无论是电信还是广播电视运营商都将要增加带宽,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网络升级。“目前我国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为6285万户,如果按照300元/户的接入价格计算,全部升级更替的投资规模将达188亿元。”许耀文表示,投资最大的将是接入网的改造,不过具体情况还要看广电对设备的投资计划。

  据了解,三网融合所覆盖的通讯设备制造行业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机顶盒提供商、光纤光缆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而三网融合将提高对这些设备的需求,利好上游通讯网络设备供应商。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信息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没有核心技术,且同质化竞争激烈,但从长远来看,全球这一领域大多处于发展初期,空间很大。因此,如果能建立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未来我国庞大的用户市场将为产业发展提供长久支撑。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电商知识及传递、交流相关电商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电商知识,请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