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网站繁荣背后的业绩虚构成普遍现象
2010年,被业界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元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体验在互联网上购物的乐趣,整个行业一年的销售额达到4000亿元,并以50%以上的几何速度递增。
在这股浪潮中,尤以飞速发展的团购为代表,曾经“千团大战”的景象,让人们真正见识了电子商务的春天;不过由于门槛极低,团购网站背后的诚信问题,始终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其实,团购只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一个缩影,在只看重业绩数据的判断标准面前,人为地造假和夸大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而且越吹越烈。昨天,中央台记者季苏平就此采访了参加“2011电子商务高峰论坛”的多位业内人士,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最近一段时间,团购网站消费陷阱的新闻充斥在互联网上。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的消费投诉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苗头。就在大家对团购网站集体声讨的时候,在2011电子商务高峰论坛上,趣玩网CEO周品却告诉与会者,团购网站“吹牛”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周品:我觉得最不诚信的做法就是吹牛,在座的各位都吹过,100单说成1000单,1000万说成1个亿,这是对竞争对手的恶意行为,你是想把别人吓死,或者把风投的钱骗来。
按周品的话说,团购网站吹牛从10倍到100倍都有。这种吹牛不仅体现在成交量和成交额上,也体现在服务承诺上。团购真正出现在中国消费者身边仅仅一年的时间,力量薄弱,然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常常做出一些根本就无法兑现的承诺。亿邦动力网CEO郑敏继续曝光,以上种种与电子商务领域其它欺诈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