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公布双十一报告:仍存在制假售假、刷单

2016-12-20|HiShop
导读根据国家发改委12月20日消息获悉,由中国改革报社会同国家信息中心、中诚信、阿里巴巴等单位联合编制的《2016年“双十一”网购节综合信用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昨日正式...

  根据国家发改委12月20日消息获悉,由中国改革报社会同国家信息中心、中诚信、阿里巴巴等单位联合编制的《2016年“双十一”网购节综合信用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昨日正式发布。

发改委公布双十一报告:仍存在制假售假、刷单

  《报告》是上述单位对今年双十一期间的消费信用数据在全网全流量范围内实施大数据检测形成的。《报告》称,虽在监管部门、电商、物流等多方面提升软硬件服务水平的同时,大流量的网络交易所带来商品以次充好、虚假宣传、制假售假、信息泄漏等信用问题仍层出不穷。主要有以下九种问题:

  1、制假售假问题仍存在。“双十一”中曝光的失信案例中,制假售假类占比仍然很高,部分商家以次充好、以旧翻新,或者大量销售高仿造假产品,误导宣传、折扣不实等失信行为也不容忽视。

  2、促销活动“暗藏陷阱”。在“双十一”,存在一部分商家的优惠“暗藏陷阱”现象,比如限制使用地区、限制使用时段、限制叠加使用等,未能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优惠信息,引起消费者误解,造成损失。

  3、刷单炒信仍未绝迹。“双十一”期间,通过分析全网及各大平台刷单数据,发现各大电商平台普遍存在刷单炒信行为。从商品类别来看,刷单炒信行为主要聚集在家居生活、美妆运动、礼品饰品等领域。

  4、中小电商物流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个别中小电商的物流服务体系对高峰超负荷运行并没有做好准备,导致差评较2015年“双十一”网购节、2016年10月有显著上升。特别是家居、建材、电子产品售后投诉率较高。

  5、数码产品和家电失信问题曝光较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监测发现,“双十一”期间,数码产品与家电失信问题曝光最多。其中,数码产品曝光量占比高达29.59%,家电产品失信案例也不少,占比达24.22%。

  6、网络诈骗“三危”难防。据统计,11月1日—11日,猎网平台(首个警民联合网络诈骗举报平台)共接到全国用户报案532起,其中“三类”高危网络诈骗值得警惕,包括退款诈骗、二手交易诈骗、短信诈骗。

  7、钓鱼网站花样“斗法”。双十一当天,安全产品为全国用户总计拦截钓鱼网站5193万次,其中赌博、彩票类钓鱼网站明显增多,且这些网站服务器大多设在境外地区。手法包括模仿正规电商网站、仿造知名银行站点、适配手机定向钓鱼等。

  8、广告用语近半违规。双十一”网购节期间,凭安征信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监测发现,出现违禁词的商品件数占促销商品的42.19%。其中,“最新”、“独家”、“完美”使用频次最高,并主要集中在礼品/饰品、美妆护理、母婴用品等商品品类中。

  9、消费者三种失信须警惕。大数据监测显示,部分消费者的失信行为数量有所增加,主要有三种失信行为值得关注:一是恶意差评,二是恶意退货,三是恶意透支。

  Hi商学院点评:从双十一营业额我们可以看出双十一电商市场是一份特大的电商蛋糕,有利益就有纷争,特别是挣扎在运营和突破的中小型商铺。《报告》中我们可以知道,电商竞争者不乏病态的投机竞争者,这也侧面反应出其中利益巨大和行业发展正处于成长期和规则制定期,行业的规范还需政府的进一步干预和完善。我们殷切期盼政府和行业领头人能给予电商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给广大买家提供放心的网购体验。

【本站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电商知识及传递、交流相关电商信息,以便您学习或了解电商知识,请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更非本网站提供,与本网站无关,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标识不拥有任何权利; 3、本网站不对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标识的商品/服务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 4、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_2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