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电商模式及发展杂谈cat版
电商和传统商业模式的区别说到底,无非是信息传播的方式与速度不同。只是商业模式在信息化时代的一次升级或提速。
下面我们看一下几个传统商业模式与电商模式对应的一些关键词
路边摊,商铺 = C店(这个名字有点名不副实应该叫小B)
商场楼层指示,特色街名称 = 类目
中转仓,路,商场通道,电梯 = 物流
品牌代理商,市场营销外包 = TP
如果能理解上面这些对应模式转换,请继续往下看
品牌商A(商品)→ TP(B2B物流中转仓) →商城A(B2C物流中转仓)→物流
↓
品牌商B(商品)→ 商城B(B2C物流中转仓1)→物流
↓↑
商城B(B2C物流中转仓2)→物流
主要还是谈一下商城模式的品牌商,商城,TP,物流直接的关系与分工
首先是物流,对于商城来说,物流的B2C中转仓是必须的,就像商场里的电梯供电端口,在充分竞争的状况下,我想应该很少有顾客会接受一家没有电梯的商场,当然也不会为某个品牌搞直达电梯,最终所有的销售库存都会存放在商场的B2C中转仓,所以一些品牌或TP如果要自建仓,建议在B2B仓的位置打住,B2B仓的主要目的是整合品牌商的商品,发往不同的商城,或者同一商城的不同B2C中转仓,除非最终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特色街或独立商城否则建设B2C中转仓毫无意义。
另外商城要搞B2C的派送团队,其实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大家应该没见过哪个商场的电梯是自主研发的吧!中国的物流公司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是通过承包模式拓展的,那也是因为中国的区域性状况太复杂,当然物流公司最后要走的路也是直营,承包模式的管理和稳定性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另外商场也无法只用一个品牌的电梯,物流的服务质量可变性因素太多,有出在区域性环节上的,也有在最后一环的派送员因素,很少有大家都觉得一致满意的,否则商场和某家物流公司合建的B2C仓是最理想的。
其次是TP,因为信息管理的主权在于商城就电商而言品牌代理模式的TP几乎已经不存在了,除了一些特定人脉关系影响,TP的主要只能还是品牌营销,包括商品形象包装,店内活动策划,顾客维护,商城活动衔接。至于销售客服端口,这块主要看商城决策和商品特性。一般不会交与第三方,主要还是由TP和商城分担。
最后是商城,就现阶段来说,除了现有网络商城以外,尚有机会可以转型成功的,一类是线下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商场,在原有模式上添加电子商务业务,另一类可能就是拥有很好物流派送能力的物流服务商,通过建设B2C中转仓和网络商城平台后实现。最后一类可能是网络社交平台,网络社交平台结合B2C网络商城模式,将抢占很大一部分的礼品市场,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用户体验的提升,结合手机终端与定位系统后在O2O(线上购买线下消费模式)平台也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电子商务的成长空间在某种程度上被夸大了,整体看来这种商业模式的转换并不能带来新的或更多的消费需求,只是在不断的从旧有的商业模式中抢夺客源。在为消费者争取更多实惠的同时,对整体经济并不一定能带来正面影响,因为每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劳动付出者,在享受实惠的同时,也将付出更廉价的劳动力,如果大家并没有感觉到这点,说明传统平台和部分拓展阶段网商正在为这个过渡阶段分担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冲击。传统模式的销售平台都将以服务及体验为重心逐渐转型,电子商务将带给大家更多便捷,有限时间的内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服务品质的提升。